淑妃笑了一声,拿签子叉起一块苹果,微微蹙起黛眉:“啧,真酸。”
袁氏面上浮出几分尴尬。
“这么酸的苹果也往我跟前送。”淑妃把盛苹果的盘子递给一旁的宫女,“去,重新切一份过来。”
宫女领命去了。
太后又和袁氏母女闲聊了一会儿,便推说自己精神不济,让她们先退下了。
母女两人走了之后,淑妃才嗤笑出声,“到底是姨娘生的,就是上不得台面。张口就提太子,富贵心思都快写到脸上了。”
袁氏并非茂国公元妻。茂国公原先娶的是袁氏的嫡姐,袁家的嫡长女。后来袁大姑娘产后体虚,快熬不住了,担心茂国公将来娶的续弦欺负自己辛苦生下的儿子,临死前求茂国公娶自己的娘家庶妹当继妻,直到茂国公点头应了,袁大姑娘才撒手人寰。
袁氏确实不比她那嫡姐娴雅矜贵,运气倒是不错,平白捡了个国公夫人的位子不说,成婚后相继生了一子一女凑成了好,如今人人都道她是个有福的。
太后笑眯眯道:“荣华富贵摆在眼前,不争才是傻子呢。今天这个唤妙如的姑娘倒也不差,模样耐看,性子也乖巧。你说呢?”
淑妃吃了两块宫女新送来的苹果,道:“到了您跟前,再不乖巧的人也得服帖了。有那样一个掐尖要强的母亲,这姑娘能是什么善茬?”
淑妃嘴上一向是不饶人的,太后听了也不见怪,笑了笑,说:“也不一定当怀璟的正妃呀。”
淑妃道:“那也太抬举她了。不如配给成王那个儿子?”
太后忖了忖,转而道:“前几天季尚书家的女公子你也见了,你觉得如何?”
淑妃摇了摇头:“性子太傲了,跟谁欠她银子一样,太子要是娶了她,还要成天看她脸色。”
太后想想也是。顺手端起茶杯,吹了吹上面飘着的细长茶叶,“那你说谁家的姑娘合适?”
淑妃苹果也不吃了,走到太后身边坐下,亲亲热热地说:“舅母……您可是我的亲舅母,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觉得清婉是个好的。”
“你那个侄女?”
淑妃莞尔:“正是呢。冯家若能出一个太子妃,爹在朝中帮衬太子也能更上心些。舅母您也见过清婉,确实是个格外温柔可人的。”
太后点了点淑妃的额头,笑嗔道:“你呀你,心思都在这儿呢。”
淑妃顺势给太后捶了捶腿,说:“我这辈子没当成皇后,就指着清婉能当个皇后。”
太后心里大概有数了,但也没直接应承下来,只道:“咱们说了都不算,关键是看怀璟喜欢谁。”
第46章 炸鲜奶 ...
淑妃笑着说:“舅母说的是。不过这世上也没有素昧平生的喜欢, 最好还是找个时机, 让太子和清婉见一面。俩孩子一起说说话,彼此熟悉了才好, 将来太子娶清婉进府, 也一定珍重她。”
“就你主意多。”太后的语气虽然嗔怪,面上却是慈爱之色, “你且给你娘递个信儿, 让她得空带清婉进宫一趟,陪我说说话。”
淑妃便知道太后想做这个媒了,欢喜地应了下来。
正说着,有个小宫娥捧着一个托盘进来, 上面是一碟子芡实糕。宫娥给太后见了礼, 低眉道:“柔则公主听说您脾胃不好, 特意做了一份芡实糕,给您调养脾脏。”
太后露出欣慰的神色, 但很快又发起愁来:“柔则的婚事还没着落呢。”
淑妃眸光微转,道:“她那处公主府不是已经建好了吗?如今天气一日比一日冷, 眼看着就要落雪了,梅花也要开了,不如让柔则借着踏雪寻梅的意头, 在府上办一场诗会, 不仅请女眷,也请男宾,分席而坐便是了。届时若有品貌文才出挑的, 柔则心里也会留意,再赏赏梅、对对诗,可不就成了一段良缘?”
太后颔首,心下也觉得这法子好,笑道:“说你主意多,还真没说错你。”
淑妃打蛇随棍上,连忙添了一句:“到时候我让清婉也去赴会,还请舅母出面,让太子也过去。”
她想着太子,太后却想着谢亦鸿——这俩孩子倒能趁这个时机看看有无可心的姑娘。于是笑眯眯地点了点头:“怀璟、亦鸿,还有柔则,都值得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