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元贞太后_作者:无话诏曰(123)

2019-04-20 无话诏曰

  这样的娘子才情、学识、风采都令他折服,自他娶亲以来,所有内勤外政,与她相谈,总能收获一二。

  赵佐心里头畅快,只觉得今年的酒也分外的好。思虑回转到不远处的吕端等人,看出他们强笑之下的焦虑,很是不屑:如今太子病重,国事不宁,若非他招拢那些藩属小国进宫,官家的寿宴有何喜气可谈?

  他离开了频频恭维讨好的臣子,转向赵休一众清贵散官,果见他们开宴短短时间里写了不少诗词。

  赵佐虽有时候看不上赵休的不务正业,但是也不得不佩服,就算是打油诗一下子写出那么多,也是得有些才情的。

  他问道:“父慈子孝的诗词可不少,想要写出新意可是难的很。三哥你可得多费心思了。”

  赵休笑笑:“二哥放心。”

  赵佐一哂,自去应酬。

  开宴许久,官家自北伐后长久低落的情绪,此时才被欢快给替换,连连夸赞楚王办差得力,做事用心。

  寇央冲赵休挤挤眼睛,赵休从宴席中,闪身而出,冲官家一躬身道:“爹爹,我听闻近来婚姻,好以婴戏图为陪嫁之一。”

  官家点点头,他也是能文善墨之人,自是知晓一二的。自太子身体不济,他身子也垮下来,对于子孙更为渴求了许多。此时想到无一子存活的先帝,不由眼神微微看向身旁的楚王妃,见她依旧瘦削的身材,微微有些失望。

  赵佐笑眼有些冷了。

  赵休又道:“京师附近有小儿做戏,词曲新意,可供爹爹清赏。”

  果然官家点点头,露出有趣的表情。

  赵休退下后,几个打扮的粉琢玉砌的小儿,嘻嘻哈哈地跑上来,圆滚滚肥墩墩地给四周达官贵胄们作揖,引来众人连连笑意。

  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总是最喜欢小儿,尤其是养的白嫩嫩圆滚滚的。官家亦不例外。

  接着小童们玩作一团,玩各种游戏:娶新娘、盖房子、读书教人等等……虽是普通孩童的游戏,也令久不见儿童的官家看的津津有味。

  接着小童们架起一口锅,学大人煮饭来。

  由于道具锅很大,小童们人小胳膊短,笨拙的样子逗笑了看众。

  官家也笑说:“这些小儿能自己吃饭就不错了,做饭怪惹人笑的。”

  小童们终于架好了锅,引好了假火,开始吃起饭来。

  “叮当当,没人装。”一个小儿用大勺子敲锅,呼叫伙伴们来吃饭。而其他小童却缩在一起,不肯上前。

  众人奇怪,这煮饭如此困难,怎地到吃的时候,都不上前了?

  “必定是知道自己煮的难吃。”圣人笑说,“我第一次下厨的时候煮的东西,自己都吃不下。”惹来官家温柔一笑。圣人是符家的嫡女,还是嫁与官家后,才开始下厨做羹汤。

  众小儿唱道:“眼尚明,难心安。”

  之前敲锅的小儿唱道:“咕噜噜,头啖汤。你不喝,我先装。”接着一口一口喝汤,引得众小儿直咽口水。

  这幅娇憨婴戏图,立马逗笑了众人。

  小儿们在众人笑声中,跑过去你争我抢地扒在锅口喝汤,边喝边唱:“呜呼呼,喝精光。”

  喝完了汤,小儿们又开始做游戏,玩的是“石头剪刀布”。

  众人却是对这出婴戏,有些不耐,觉得冗长了。小儿的确可爱,但是哪里有妙丽可人的美姬来的悦目?正有人要打瞌睡,突然一个小儿尖叫一声,跑远了。

  接着其他小儿,赶紧抓住他,举起他的手,是个“剪刀”状。

  齐声唱道:“石头出,剪刀藏。

  嘻哈哈,莫惊慌。

  下一顿,你做汤。”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小牛的地雷~~

  最近过年,加上没榜单,人有些懒散~~希望大家不要怪我~现在开始就勤快起来的~

  话说我想把《元贞太后》这个书名给改了,不知道合不合适,也求大伙出出主意~~

  感觉书名太过简陋~

  ☆、妇人策

  众童子抓住了那个出“剪刀”的小儿,童子戏便落了幕。

  一时间宴席四静,除了哪几个看不懂戏剧的外藩,所有人都望向官家。

  赵休自开戏以来,眼观鼻鼻观心,真真做到《尚书》中的要求——坐如尸。再不关心四周的人事,只静静等着。

  童子戏后,出来个游方道士模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