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元贞太后_作者:无话诏曰(30)

2019-04-20 无话诏曰

  日子在平静又充实中度过了几天。刘贞仿佛一个收集过冬粮食的鼹鼠,有点钱就买粮。这天粮店的伙计嫌弃她粮食买的不够多,不愿意用公鸡车相送。刘贞便一手把粮袋扛上了肩,吭哧吭哧地,在炎炎夏日,蛙鸣蝉噪之下,愣是走了三条街,汗流浃背,满脸通红地拐进自家巷口。

  老远就看见一个人,背个小包袱,垂头丧气地站在自家门口。

  刘贞眼睛一亮,扔了粮袋,喊:“阿钧!”

  她笑得开心,这些天从没有过今天这般快活,步子也跳得高高的,身似飞燕般地跑了过去,抓住刘钧左看右看,“阿钧,你可回来了!这几天看来伙食不错,壮了些。”

  刘钧却是有些脸红,瞅着鼻子,嗯了一声。

  刘贞开了门,拽刘钧进去,继而又出来,把忘在巷口的粮袋拽回家。

  刘钧进了家门,也不跟刘贞说话,便一头钻进自己房里,怎么敲门都不开。

  刘贞刚想撬门,却听见房内传来刘钧“呜呜”的哭声,很是伤心。

  刘贞不知道高使君是用什么理由,让刘钧留下的,但是一个个伙伴们都去建功立业,只有自家被挑出来的感觉,搁谁身上谁都不舒坦的。

  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劝刘钧,只得离开,想着晚上做些好的,让刘钧开心一下。

  却说陈氏收了摊子,一路上与人聊天,赵官家出征的盛况,想着自家儿郎。却是一进家门便看到小儿子,正含着眼泪,闷头吃肉。

  “你怎地回来了?”

  刘钧一听,又哭了。

  全城的人都在为儿郎们英勇征战而鼓劲儿,对于重新出现在素鸭摊上的刘钧,自是眼神交流的很暧昧,甚至有些人还调笑:“刘二,你怎地从新兵营出来了?可是不够勇敢?不够强壮?不够机灵?”

  刘钧先是难受,后是不好意思,后来习惯了,还跟人调笑两句:“塞翁失马。”

  让一直想着说辞,打算给他做思想工作的刘贞,一幅媚眼抛给瞎子看了。

  官家出征后的消息,一个接着一个传到后方来。

  开始每听到一个消息,全城都沸腾,刘家都有些不是滋味。

  后来有了坏消息,而且粮价真如刘贞说的那样涨起来了,陈氏脸上才有了笑。

  再后来,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粮价一天涨过一天,陈氏也笑不出来了,这街上有些乱了,生意也做的不消停。寡妇幼子毕竟还是有些招欺负,刘钧又是莽撞。刘家便关了摊子,往家里一坐,吃刘贞存的旧粮。

  “等新粮下了,官家就能有好消息了。”陈氏道:“粮贩子坏了心肝。”

  ☆、将乱

  刘贞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结满结实穗子的秋粮不能收入库房。目前粮食涨价给出的原因是运河渡头的琢郡被鞑子的偏师给占了,江浙路的粮运不来。官家的大军长久在外,竟是把凌阳等城的粮食都搜刮了去。

  要不是儿郎们都在赵官家的麾下,这粮食也有自家儿郎的嚼裹,大家早骂娘了。就刘贞知道的,周围已经邻居每天出城挖野菜了。

  刘贞中午吃炊饼的时候,把屋后陈氏种的小葱拔了,蘸酱卷着吃。听陈氏骂粮贩子,她边嚼边道:“上次我说的小道消息,妈妈可算信了吧。”

  陈氏也算是能屈能伸,对刘贞一笑:“贞娘,你这小道消息还有甚么?”

  刘贞不知道赵官家何时战败,但是总归是败了,而且凌阳也很是惨烈。唯一可想的办法,就是——走。

  但是,刘家在这里住了这么久,还有陈家一大家子人。李舅母好似又怀上了,这几日不太平,陈氏都没让她过来帮忙绣嫁妆,让一直焦急谢家婚事的刘贞稍稍缓了一口气。

  就算不能走,总之凌阳不能留!

  刘贞对上陈氏认真的眼睛,道:“妈妈若信我,咱们回趟乡下老家,顺便给阿爹和大爹爹、大妈妈上个香。”

  陈氏嘁了她一口:“等谢廷来娶了你,或者阿钧有了出息,妈妈才有脸特意去上香。不然不年不节的,上香,他们还以为有甚好事。”

  又问道:“为何要回乡下?城里为何留不得?你的小道消息从哪来的?”

  刘贞噎了一下,她不好说是从婉娘那得的消息,不然连带着请高使君黑下刘钧的事就抖出来了。虽说现在赵官家战事不利,但是谁都认为是暂时性的,她总不能打破大家伙的期望吧?现在跳出来说:赵官家铁定输。那么第一个不放过她的就是,有儿郎从军的左邻右舍。既然大家的信念这么强烈,陈氏和刘钧也是坚信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