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懿而终_作者:琵琶桑柔(151)

  寻着香味,一家干净朴素的馄饨摊果然出现在眼前。康熙与佟懿儿下马寻了个位子坐下,要了两碗馄饨就吃了起来。

  “现在的日子可算是好些了,南方的战事一完,交上去的税银都少了许多!”康熙一面吃着馄饨,一面留心听着近旁百姓的闲谈。

  “是啊,过了几十年战火连天的日子,可算能松口气了。”佟懿儿听到答话,不由回头看了一眼,那是两个穿着普通的中年男子,看上去家境也不是太宽裕。

  “刚才那俩人的闲谈你听到了罢?”吃饱喝足,康熙与佟懿儿决定步行到东堂去,侍卫们牵着御马跟在后面。

  “听到了——懿儿还记得小时候跟您来这里,听到老百姓在说鳌拜圈地的事。”十七年过去,往事历历在目,佟懿儿一时心生感慨,“现在国泰民安,大家都感激您呢!”

  “现在不过是结束了战事,这一路过来,咱们不也看到不少穷人么?”尖顶的西洋建筑在满是红砖绿瓦的京城显得特别突出,走了不多一会儿,他们就看到了东堂屋顶上的十字架。康熙忽然停住脚步,看着东堂的屋顶叹道,“朕是大清的天子,那圣子耶稣被缚于十字架上受苦受难,朕这张龙椅又何尝不让朕如坐针毡?天下的百姓都指望着朕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呢!”

  听康熙这样说,佟懿儿倒一时不知如何宽慰他了,只悄悄握住康熙的胳膊,想要给他力量。

  “臣南怀仁参见皇帝陛下。”因康熙遣人早早向南怀仁打过招呼,待他们走到东堂时,南怀仁早已在门口恭候了。佟懿儿多年不见南怀仁,发现他除了头发有些花白外,其他一切都还是老样子。

  “这是在宫外,先生不必客气——进去说话吧。”康熙见南怀仁腿脚已有些不便,赶忙上前双手扶住他。佟懿儿随着二人进了教堂内,曹寅等则在外面守候。

  “南大人,近来家母告诉我家中一个远房亲戚不幸得了疟疾,在金陵寻遍良医皆未见效,不知西洋如今可有何治疗疟疾的良方?”听康熙与南怀仁讨论了一会儿佟懿儿听不大懂的天文地理后,她终于得空开口问到自己关注的重点。

  “疟疾?!”佟懿儿的忽然发问不禁让南怀仁惊诧万分,也让康熙惊讶地扭头看她。

  “说起来,前些时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刚派了一批耶稣会士想为皇帝陛下服务……他们现在就在金陵。”南怀仁的惊讶原来是因为巧合,只见他从黑色的袖口内掏出一封书信,高兴地说道,“他们在给我的信里提到,现在西洋从金鸡纳树皮内提炼出来了一种可以治疗疟疾的物质,法国国王就是这样被治好的。”

  “也就是说,现在只要找到这些传教士,我们家的那位远房亲戚就有希望了?”南怀仁的话令佟懿儿双眼放光,她恨不能此刻就飞奔到佟府把这个消息告诉佟国维。

  “如果您需要的话,我这就替您写一封信,你们按照我给的地址拿着信去找他们就可以了。”南怀仁见佟懿儿十分迫切,也知道疟疾这种病拖不得,当即拿起一只羽毛笔沾墨写起信来。

  “既然是性命攸关的事,那我们就不耽搁了。”康熙眼见南怀仁迅速写好了信,将信装入羊皮信封内封印好交给佟懿儿,当机立断决定立刻赶到佟府去,“改日再来探望先生。”

  “恭送皇上,希望病人早日康复。”南怀仁早就通过佟懿儿耳垂上的耳洞发现佟懿儿是女儿身,但既然是康熙要她女扮男装,他自然要知而不言,只默默地送他们离开。

  “这么重要的事你昨儿晚上就该跟朕说的,方才朕和先生聊了那么久,你倒沉得住气!”佟氏的亲戚就是康熙母亲的亲戚,早年丧母的康熙一直因未能孝养母亲而抱憾,因此总把佟家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一样在乎。去佟府这一路,康熙不免嗔怪了佟懿儿几句。

  “懿儿也是想着,原本就是陪您来的,怎么好意思喧宾夺主——”佟懿儿没想到康熙对佟氏的事情竟然如此上心,这句辩解在一脸严肃的康熙面前显得有些苍白了。

  “夫妻俱是一体,哪有什么宾主?以后有事不许瞒着朕了!”眼看已经到了灯市口佟府门口,康熙不禁压低了声音数落,还想给佟懿儿留些面子。听康熙这样说,佟懿儿心里十分高兴,脸却不由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