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懿而终_作者:琵琶桑柔(52)

  “管他是不是真的呢——”看着佟懿儿忧心忡忡的眸子,康熙倒是信心十足地弯下身子牵着佟懿儿一双纤纤玉手道,“就算他是虚情假意,折子摆在乾清宫的案头,就不能欺君,朕准了他,就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了。”

  “所以……定南王这折子,是正中您下怀了?”二十岁的年轻人果然是最爱冒险的一群人。想想自己刚上大学那会儿一天一个主意点子,拉着闺蜜创业屡遭失败,佟懿儿忽然有点理解眼前这个皇上了——他的创业资本是整个国家,赌注确实挺大的。

  “走,跟朕去一个地方!”满脑子都是光明前景的康熙根本无心再跟佟懿儿解释下去,他牵着佟懿儿的手跨过东暖阁的门槛朝前殿走去,边走边转身对在一旁站如松的曹寅嚷道,“叫几个奴才抬把高点儿的椅子到正大光明匾下的柱子前面,你拿着笔墨跟朕来!”

  曹寅听得自然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佟懿儿已经知道康熙要干嘛了。

  “扶稳了啊——”曹寅按康熙的吩咐找来一张宫里最高的高脚椅摆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右侧第一根柱子旁,指挥几个年轻力壮的太监小心扶着康熙拿着毛笔站上去,自己心里不禁打起了鼓,“万岁爷,当心啊——”

  “你放心,有我呢——”以防万一,佟懿儿在高脚凳周围铺满了明黄色软垫,抬头冲康熙笑道,“皇上放心,摔不着的!”

  “河务漕工三藩”康熙一边写,佟懿儿在下面抬头仰望,跟着一起念出来。

  “怎么样,还成不?”翻身下凳,康熙将手中的笔搁在曹寅举过头顶的托盘内,插着腰得意地看着自己的作品,“练了好久了,就等着今儿露一手呢!”

  “皇上圣明!”众人见康熙这般雄心勃勃,不由发自内心地跪地叩首,佟懿儿亦跟着一齐跪了。

  “朕今年二十岁,希望再过二十年,朕可以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这三件事朕都做到了。”康熙今天穿了一身绛色织金龙袍,头戴东珠凉帽,整个人就像一团火一样充满热情。刚刚书写完毕的康熙额上渗出细密的汗珠,脸色微微泛红。话音落下,整个大殿一时安静极了,只听见他急促的喘息声。

  “吾皇万岁!”康熙的豪言壮语很容易激起在场诸位的澎湃心绪,大家一时觉得有这样的君主,未来一切可期。

  “今天您可是君子一言了啊!”在东暖阁用罢晚膳,心情大好的康熙执意散步送佟懿儿回慈宁宫。站在慈宁门前,佟懿儿停下脚步,迎着宫灯橙红的火光冲康熙莞尔一笑,“懿儿和大家伙儿可都是见证人呢!”

  “何止一言,朕一下立了三言!”康熙仰头大笑,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那三言——”

  “这可难不倒我!”佟懿儿不忍心告诉康熙他将会面临的困境,何况三月十八是他的生日,就让他觉得前途一片光明也没什么不好的。沉吟中的佟懿儿在门槛前来回踱步,忽然一拍手掌朗声应道,“二马为车,四马为驷,八马为辇……三言十二马,便是驷辇难追!”

  “算学学得不错嘛,快进去吧!”康熙被表妹的奇思妙想弄得哭笑不得,不住扶额摇头,目送佟懿儿活蹦乱跳地进了慈宁宫西稍间。

  “果不其然呐!”转眼已是七月流火时节,尼楚贺的身子渐渐复原后,太皇太后又开始新一轮旁敲侧击的“催生”。康熙这些日子几乎夜夜留宿坤宁宫,也会把折子一并带去看。

  “皇上又遇着什么喜事了?”虽然尼楚贺还未完全从承祜夭折的阴影中走出来,但关心她的人几乎都在告诉她一定要心态平和,顺其自然才能“好孕”。现在康熙兴致勃勃地看着手中的折子,穿着石榴纹镶边衬衣的尼楚贺端着一盅参茸乌鸡汤小心移步黄梨木雕花椅背后,冲着康熙柔声细语道,“皇上喝盅汤补补身子罢,别太操劳了。”

  “吴三桂,吴三桂也自请撤藩了!”吴三桂撤藩的消息,显然比尼楚贺手中这碗滋补汤有用的多,康熙起身举着吴三桂的折子在尼楚贺眼前晃了两晃,“真是要什么来什么,尚可喜开了个好头啊!”

  “恭喜皇上……”尼楚贺知道今天不是一个承接恩露的好时机了,她仍旧端着那盅冒着热气的鸡汤,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