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得赶紧召明珠他们商议撤藩事宜,今儿晚上看来又要鏖战一个通宵了——顾问行,更衣!”
康熙伸了个懒腰方才起身,贴身太监顾问行闻言赶忙将一件石青色的暗团龙纹常服袍与康熙穿好。
“皇后你早些安歇罢,等忙完撤藩的事,朕一定来看你。”扶了扶腰间的碧玺玉扣,康熙偶然瞥见尼楚贺低头一瞬眉眼间流露出的失望情绪,这才意识到自己忘记了她的心结,一时内疚起来,“你……你千万别着急,咱们还年轻着呢!”
“皇上毋需挂记臣妾……臣妾懂得这些道理。”康熙这话已经说得很直白了,直白到让尼楚贺迅速脸红。忽然,她像想起什么似的,猛然抬头道,“我三叔他不是故意要跟您意见不一致的……相信此次撤藩,三叔一定会竭尽全力效忠皇上……”
“嗨,大臣们意见不一致,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朕怎么会怪索额图呢?”之前康熙询问满朝文武关于撤藩与否有何意见时,惠妃的堂叔纳兰明珠坚决站在康熙这边认为三藩必撤。而尼楚贺的三叔索额图却成了保守派,和康熙唱起了反调。得知消息的尼楚贺难免为索额图捏一把汗,生怕康熙怪罪下来。
还好,虽然康熙年轻气盛,可十几年的天子也不是白当的。尽管目送康熙离去的尼楚贺难免心有不甘,但想到康熙没有半点怪罪索额图的意思,她也算得到了些许安慰——就像康熙常跟她说的,“来日方长”。身为六宫之首的尼楚贺依旧拥有旁人羡慕不来的机会,只要她能够生下大清的嫡子,赫舍里氏一族的未来也就有了保障。
或许她取代身世显赫的塔娜成为中宫皇后是老天爷赐予的机会,是极其罕见的偶然。但尼楚贺相信只要她生了一个嫡子,就可以将赫舍里氏与爱新觉罗氏的血脉紧密联系在一起。倘若能够让偶然成为必然,也不枉当年索尼对这个孙女的悉心栽培了。
第24章 是祸躲不过
“今日朕已派侍卫折尔肯往云南宣谕了。等朕的手谕一到, 吴三桂必从昆明拔营!” 在乾清门前送走了派往云南的钦差大臣的康熙一时如释重负,从交泰殿径直奔入坤宁门, 冲着在门前恭候的尼楚贺兴奋地嚷道, “渴死朕了, 有茶没有?”
“早备下了, 皇上随臣妾来——”尼楚贺穿着一袭杏黄绸绣兰桂齐芳衬衣, 一字髻前围着绿玛瑙抹额, 正合着康熙此刻喜悦的心情。一双米色绣缎花盆底小心翼翼地踏过坤宁宫前院的青石砖, 生怕惊扰了道路两旁的绿叶红花。
“皇上……您慢点儿喝——”看着康熙拿着茶碗大口吞咽的样子, 尼楚贺才相信他是真的渴了。她喜欢看康熙把坤宁宫当做一个放松的地方, 只有这时候她才意识到自己不仅是大清国的皇后, 还是眼前这个男人的妻子。
“唉——痛快!”将空空如也的仿宣德青花茶盏放回前沿炕几上的康熙深深吸了一口气, “这下大局已定,朕倒要看看那帮反对撤藩的大臣还有什么话说!”
“三叔他——”听闻康熙此言的尼楚贺脸色骤变,几乎快要给康熙跪下了,“三叔现在一定是支持您的……”
“皇后你这是做什么!”在尼楚贺几乎要双膝触地时,康熙眼疾手快将她扶起坐下, 摸了摸后脑勺尴尬笑道, “朕……朕忘了索额图是你三叔了——他现在正帮着朕筹措撤藩事宜呢, 你放心……”
“皇上今晚就在这儿歇下罢,臣妾已经吩咐小厨房做好了一桌小菜, 都是您爱吃的……”警报解除的尼楚贺总算松了口气, 开始试探性地留住康熙。见他点头, 尼楚贺脸上的笑容才真正舒展开来。
“这个韭菜盒子是新来的御厨做的, 您尝一个罢。”待到八仙桌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各色餐碟,尼楚贺自己并没有什么胃口,只一味往康熙的黄釉碗里添菜。
“嗯……皇后你也吃啊,朕看你都没怎么动筷子似的……”康熙当然知道尼楚贺让自己吃韭菜的用意,但是康熙一向不喜欢口味厚重的食物,只得又夹了一筷子自己喜欢的酱鸭往尼楚贺的碗里放,“看你这些时越发消瘦了,这样下去可不行。”
“臣妾……臣妾谨遵圣谕。”康熙说话轻声细语,听在尼楚贺耳中自然是关爱自己的表示,她不由红了脸夹起面前红油油的鸭肉,微启朱唇咬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