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荆_作者:竹筒夫子(171)

2019-04-20 竹筒夫子

  暄景郅,何曾惧过一死?

  行至一旁翻身上马,素衣的广袖被西北寒风吹得迎风飒飒。束发的发带早已不知丢在何处,青丝四散,随着寒风飞舞在夜空中。一手扬鞭用力,一手勒紧缰绳,双腿微微一用力。□□骏马便如离弦之箭般窜出。

  一副残躯只能撑几个时辰的时间,而这几个时辰之中,暄景郅要策马跑出阿齐营帐所踞之地。哪怕死在山野之地,也绝不受人半点□□!

  夜风,在耳边呼啸而过,此刻的暄景郅,心中除了曲清妍之外,别无其他。若是暄家吗?景函早已能够独当一面,自是不需要他这个罪人了;北豫吗?一代少帝,终成正果,他已此生无憾;阿楠和兕子吗?他终究相信小弟能够安排的好。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纵使未有约定,暄景郅也奋不顾身的一路向南奔去,不知,不知能否再见她一面......

  不知能否在他冗长的一生之中最后的几个时辰,握着她的手,上穷碧落下黄泉。

  茫茫夜色,呼啸的寒风凌厉而过,马匹的嘶鸣......

  阿齐所距之地,万丈深渊,悬崖峭壁。

  暄景郅,萧九卿;大周相国,暄家家主。终究被如洪水猛兽般的夜色彻底吞没,再无下落。

  ......

  第88章 世事一场大梦(大结局)

  癸卯年三月,大周副帅洛绪清率兵一举拿下乌单国首将,乌单国主阿齐献上降书,退位称侯,尊大周为上国,年年赋税上贡。此次一战,彻底降服了大周的西北边患,史称“玉门之战”。

  癸卯年四月,原兵部侍郎洛绪清率军回京,国君北豫晋其为兵部尚书,并加封为侯,赐邯郸为其封地,赐号淮阴。

  癸卯年六月,大周相国暄景郅于玉门之战中战死沙场,大周皇帝特感念其多年教导扶持之恩,追封其为“南越王”,因暄景郅一生无妻无子无人承袭爵位,故不予封地。又因南越王战死沙场,尸骨无存,故皇帝特命人为其于南越境内设衣冠冢,赐宗庙,享后人香火供奉。

  癸卯年七月,户部尚书顾言之触怒君上,被赐自尽,后蒙君恩感念其多年之功,特赐厚葬回乡。又因其子英年才俊,国君特敕封其接管户部,暂不置官衔。

  甲辰年二月,大周国君拜原中书令杨千御为左相。由此,杨千御成为继南越王之后第一个登上大周国相之位之人。

  甲辰年六月,番禺炎熙山庄暄家昭告天下:由暄家嫡出二公子暄景函接任家主令。新家主接任不足三日,原炎熙山庄长老暄奚禹便病逝于番禺。传言暄奚禹病逝当晚,曾下令将上任家主暄景郅除名暄家,日后无论是暄氏祠堂还是家谱文书,皆无此人。

  甲辰年八月,皇后所出嫡长女蕴欢甚得君心,皇帝特封其为洛长公主。

  甲辰年十月,因暄家主多年未有所出,故收养一子常伴膝下。

  甲辰年发生了许多事,例如沉寂多年的华亭钟家开始频频出现于江湖;例如朝中更头换面,却终再无当年一番清朗之气;例如新上任暄家主竟渐渐偃旗息鼓,退出江湖,一心一意教起养子来......

  例如,咸阳城外,不知何日起出现了一个疯子。

  【后记】

  “半壁江山空中悬,满湖风雨摇破船。几只病鸟飞残宋,一个癫僧走江南......”

  街边靠拉琴为生的瞎子奏着不知名的曲子,口中念念叨叨的便是那几句歌谣。胡琴飘扬,几多凄婉,只是街面上来来往往的路人偶尔有几个驻足的人扔几个铜板进瞎子面前的瓷碗中。

  “叮铃”一声响,铜板进了碗中,瞎子耳朵一动,却丝毫不以为意,依旧是唇角噙着淡淡的笑,来来回回唱着那几句不知从何处学来的歌谣。

  几个年不过垂髫的孩童在路上蹦跳着嬉戏打闹,手中的几颗石子却无一例外都丢向了街角距离瞎子所坐之处不过五六步的地方。

  “你们看你们看,那人是要饭吗?怎么面前没有破碗呢,他身上也没有竹棒。”

  “什么要饭的,根本就是个疯子!每日白天坐在街上像个死人一样不声不响,一到夜里就开始吱吱呀呀的乱叫什么小弟之类的,烦死人了!每天吵得我都睡不着,第二日去学堂又要被夫子训了!”

  “那他为什么不动呢?滚去别的地方喊叫也省的扰了我们清静。”

  “谁说不是呢,只不过听我娘说,这人怕之前是个扒手,偷了人家东西被打断了手脚扔在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