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是非无措
暄景郅抬眼,淡淡扫过地上的北豫,唇角哂笑更甚,一丝上扬的语调滑出,狠狠烙在北豫心上。
“哦?你知错…….错在何处啊?”
北豫不敢抬头,只低着声道:
“学生,学生不该下药......”
“圣上诛你母家满门,逼栖梧长公主跳江自尽,故你对其恨之入骨乃人之常情,如今这番盘算倒也算不得错去,你心思灵透,自是一早便察觉那方子是何人所开…….”
北豫闻言身子轻轻一震,猛地抬头对上暄景郅的眸子,一时有些慌乱又急忙勾下头,早前自太医院细细瞧过那补药的方子便觉有异,五灵脂虽性甘温,入得肝经;但是现正逢冬季,五灵脂却入了那补药之方,未免有些突兀,再接之前所疑,他自是已经猜的七七八八,却也正是因为猜到,他方才下定了决心去一气呵成。
太医院之人皆是年年通过层层甄选方才收入做事,医术自是考校要点,但要入宫做事,只有一身耿直医术只怕早就埋在太医院的草药堆里了,是以伴君如虎之道只怕无人比这些太医做的更为熟悉。
如一疾,重药三剂可愈,却偏要开六剂温补缓愈;明明伤风轻病,偏生要扯出血脉不通,寒气淤积;也莫怪的太医摇唇鼓舌,只是医药之事,谁敢担得万无一失,终其所咎,也不过一个自保的法子而已;歧黄之术千万变化,各家自有各家的道理所在。有时药量轻变,甚至煎法不同,煎药器皿有异,其作用便可能相去甚远,合论一味本就无毒的五灵脂呢。
故而,严格意义上去查,也查不出什么异样,北豫在此中做的手脚,虽论不上万无一失,却也盘算的实是精妙,放眼内廷,也没有几人的心思能及一二,但是,若是身为暄景郅的学生,却只能做到如此,就难逃鲁莽二字了。
他自幼便深知师父用药习惯,也沿袭了暄景郅在药量上斟酌细思的优点,故而当日心中只是存了有些笃定的猜疑。便寻了御前侍奉的一內监,只每日稍加其量,本想只不过推波助澜一把而已,却不想,药性猛烈之至,以致北祁直接在朝堂昏厥。
在暄景郅的面前,北豫是万万不敢有所隐瞒的,他自幼被暄景郅教导,细节观微,做事周到更是打小就养成的习惯。
“我,我只,只是有疑虑。此番一事是我鲁莽了……”
“呵…….”
暄景郅闻言却是笑出声来,只是这笑声落在北豫耳中,却生生刺的他浑身一凛,伴师多年,他知道,师父,这是生气了。
“北豫,你尽可以与我在此打太极,你鲁莽?呵,暄某的弟子今日这般与我面前斡旋,可真是为师的好弟子,好门生。”
言尽于此,暄景郅语气已尽是嘲讽哂笑,眼中的冷厉却与面上的皮笑肉不笑相去甚远。言罢,却不再开口,随手提起桌上搁置的狼毫蘸墨在纸上勾写起来,只晾北豫在一旁跪着。
北豫此刻已是冷汗涔涔而下,他深知暄景郅要的是什么答案。可,这又要他如何开口,多年来,暄景郅在他心中便宛如神抵一般的存在,亦是他唯一的依靠,幼时曾一度觉得,即便是这天塌下来,只要有暄景郅在,他就什么都不怕。
这样的信赖,或者说依赖,在他稍大些时暄景郅便是动辄教训,要成长为一代君主之人,怎能有半分依赖侥幸存于心中?
然而,时至今日,他,到底还是仗了势。
若说此番之事是他失了思量,还不如说他本就猜定了暄景郅的方子,他,是有恃无恐。
叩首而拜,缓了缓心神,不自然的撇了撇唇角,暗自腹诽,早知是躲不过的,何苦周折半天,若按着规矩,细细列举,逐条认错,今日只怕是三层皮也不够鞭挞的。
“师父,我......知错了。”
暄景郅闻言,手上一停,放下蘸满墨汁的笔,看向北豫,静待下文。心思,若是这番还敢巧舌如簧顾左右而言他,便是敲断他一双腿亦不为过。
北豫偷偷看了暄景郅一眼,深吸了一口气才道:
“其一,遇事太过急躁,未曾思虑周全便鲁莽行事,更是不知周折退后而亲自遣人谋事。其二,学艺不精,估错了剂量致此事大而化之。其三......我,因有师父在侧,故而,故而肆无忌惮不顾后果行事,若日后有不妥,欲…….欲以师父替学生收拾残局。其四,学生不该事后摇唇鼓舌妄图逃罚而顾左右言他......师父,请师父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