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应去族学充任临时夫子后,谭璇便抓紧时间备课后日即将讲的内容。
谭璇自然欢喜宝贝闺女缠着,若不做事闲暇在府中时简直走到哪抱到哪,除府里众人,连田氏也知晓小儿子将孙女放在心尖疼。
……
“阿璎今儿亲自送孩子来学堂啊?”
对这个儿时好友加堂弟谭璇挺喜欢的,性格爽朗口直心快,同其相处心情很放松,记忆最深刻的是他和傅裕日常互忿之事。
从小玩到大即便两人身份相差巨大,但谭璎面对谭璇也无太多拘谨。
自己学识有限,考中秀才后怎么使劲也无法向前再进一步,好似谭家子弟多半皆如此谭璃自己也非常苦闷。
“嗯,放心吧,我瞧梀儿比你少时稳重多了,哪天咱们约着一起!”
见时间不早,谭璇笑着抬手指指课舍,示意自己要办正事了,谭璎忙住了音爽朗的笑将起来,拍拍谭梀的肩膀又嘱咐几句同谭璇告了辞。
第138章
教一群半大孩子看似简单,实则难易程度不好把控, 讲的过于深入孩子们听不懂, 太过浅显不但浪费他们的时间连自己的也跟着荒废。
为了更好的有针对性,谭璇特意跑到府城各大书肆里买了几本习题册, 又将近三年江城府县试府试的试题对照书本认真做了一遍,做足了功夫。
课堂上学生听的两眼闪光, 中途小憩时不是狂做笔记便是围着谭璇请教个不停。让十六和团团吃了好一缸飞醋。
考虑到请来个进士当夫子不容易,有些年龄小孩子的父母干脆求情到谭海那里,让谭璇每旬给其它孩子上一日课。
谭海原以为十分作难,没想到谭璇爽快地答应了。在他看来, 教谁不是教,相反年龄小点的娃娃更具可塑性。
在和族学里的孩子们相处时光阴飞快, 仿佛刹那功夫就到了一年一度的年节。
宗祠在九月份就已建好并在谭氏其他人参与下完成一系列繁琐流程。因此年节时大家不用再一起聚在原先的祠堂中祭拜先祖。
尽管分了家但应谭墨夫妇要求,大年三十谭璇一家仍要到老宅和长房一起用团圆饭,虽然不和情理不过谭璇颇为理解他们的想法,反正今后能在一起过年的次数估计两个巴掌都能数过来。
“阿爹,炮仗……响……”紧紧搂着谭璇脖子的棉棉呀呀地说道。
“对, 炮仗, 不过那不是咱们棉棉玩的, 待你大一些上元节阿爹带你看烟花好不好?烟花好看极了……”
院外隆隆爆竹声响预示新的一年即将来到,谭璇抱着女儿心海出奇平静。
……
在平江各大书院外出读书的谭氏子弟年节回来听说谭璇在族学教书, 不少人开了年直接向书院教俞告假。
若论经义杂文或许谭璇比不过书院夫子, 但是在策文方面朝廷官员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来向谭璇请教最勤的是被众人多次称赞的谭果,院试红榜第四明年下场考乡试, 经过考察谭璇觉得他这个旁支侄子算得上可造之材,资质同谭杭相差无几,好好培养说不定比谭杭成绩还要突出。
因此在教授的过程中对其疑惑之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另外讲解过程中让十六也在旁听着,学问上在许多地方都是相通的,即便一些东西现今用不到将来也会有。
上元节,平江府家有考县试府试的人家像往年一往纷纷赶到文庙进香许愿。
早在几日前谭璇已停了族学学生的功课,让大家查缺补漏,同所有的夫子一样自认为将该交代的都已嘱咐完毕,考的怎么样就看各人的发挥如何了。
不知有多少年未游赏平江上元节烟花飞满天的夜景了,谭璇有心想带女儿出去看景,可明锦以孩子尚小经不住夜风为由没同意,只好作罢。
夫妻俩领着孩子天性完全放开的儿子随处即兴逛了好大一会方回府。
……
“阿裕?!”
谭璇清明去祖坟给谭氏列祖列宗烧纸回来途中忽然发现迎面而来之人与远在闽府的傅裕十分相似,惊喜中带有不确定地试探性地喊了声。
记得去年平王被册立为储君时朝廷曾大赦天下,按照当时他为好友铺的路被免去苦役身份非常有可能的。
“子瑾?你怎么在这?是途径此地还是特意告假回相?太好了还能在平江碰见你!”傅裕忽然听到有人在喊自己,可时隔这么多年以前有来往的朋友现在理应不会记得他了吧,甩甩头自嘲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