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戎连连点头应着,招呼一声,匆匆出门,追吴戈去了。
小秋将奶粉交给宋秀莲,一边道:“娘也别太在意,咱们家没有旁的,今年种的花生、地瓜、芝麻、绿豆的,多给李姨送些去。再有咱们养的小鸡也够肥了,等他们哥俩回去的时候,逮两只让他们带上……礼尚往来,有来有往就好!”
宋秀莲叹口气,道:“咱们家那些东西都是自家种的自家养的,值当什么,人家供着你兄弟吃了着将近两年奶粉了,那可是拿钱也没处寻摸的东西,哪里能跟咱家那些东西比呀!”
这个时代,因为计划经济的缘故,城乡差距悬殊,农民对吃供应粮的城里人总有种仰视的心态,对那些需要凭票购买的稀罕物,因为难得,就分外稀罕……
这是时代造成的观念差异,小秋并不想去纠正什么,她笑笑,转身继续收拾自己的泡菜坛子去了。
成江成河的‘鱼鹰子’外号不是白叫的,临近十一点,哥几个就端回大半脸盆杂鱼来。因为小秋没要求,这会儿端回来的鱼是大大小小,各色各样,巴掌大的鲫鱼,半尺长的鲤鱼,筷子长短的草根,柳叶儿般大小的小鲢鱼,还有钻上钻下的泥鳅。小秋甚至在脸盆边还看见了两只张牙舞爪的河蟹……
反正是杂鱼,她也索性不挑不捡了,不分品种大小的把鱼都剖洗干净。起锅放油,葱姜煸香,将鱼放进锅里略煎,然后添足汤,大火烧开,放入切好的泡菜慢炖,同时将早备好的面拍成饼子,在锅帮子上贴一圈儿,盖锅盖,转小火慢炖半个小时,红莹莹的汤汁收浓,鲜辣的鱼汤香气四溢飘散开来,泡菜鱼汤炖好,可以出锅啦!
大半脸盆鱼,加泡菜炖了大半锅,饼子却只能贴一圈,终究有限,小秋和小夏跑过去,连大伯大伯娘、成海哥都喊过来一起吃饭,饼子自然不够的,索性小秋盛了鱼之后,又在锅里熥了十几个二合面馒头。
各人端着一碗鱼,手里拿着饼子或者馒头,吃鱼喝汤吃馒头,一个个吃的大汗淋淋,却也畅快尽兴。
第一百七十章
大伯王利军那么不善言辞的都忍不住连声夸奖:“小秋丫头琢磨的这菜好吃,这么一捣鼓,不止单吃菜,我看着添上土豆、冬瓜、干菜啥的炖炖,都好吃!”
魏红梅笑道:“还用得着你说,也不看看那丫头为了捣鼓这菜,花了多少心思,用了多少料……那么些讲究东西放进去,不好吃才怪啦!”
“给你那么些东西,你也做不出这么好吃的鱼来……”成河小声嘀咕了一句,却没等说完,就被成江一巴掌拍得闭了嘴。
吴戈秦戎几个挤在一起,都暗戳戳地跟着笑,也不知是笑魏红梅说话夸张,还是幸灾乐祸成河挨揍。
坐在旁边的小夏小冬有些不明所以地跟着笑,小秋抬手噗噜噗噜两人的脑袋,夹了一筷子鱼脸肉塞进小冬嘴里,又夹了一条肥泥鳅给了小夏:“乖乖吃饭,这个没乱刺儿!”
一顿饭吃的高兴,之前还多少有一点点犹豫的魏红梅,也再不叨磨,帮着宋秀莲收拾了碗筷,就匆匆回家,心里一边盘算着,将两口盛杂粮的缸也倒出来,多腌一些泡菜……小秋说,萝卜缨儿和芥菜叶子腌了也好吃呢!那些东西,往年可没人吃,不济用的,若是能够腌了吃,冬天又能添不老少菜呢!
看着院子里堆得一大垛白菜,小秋却在叹息:这会儿还没有温室大棚,北方漫长的冬季就吃这些冬储菜,天天萝卜白菜、白菜萝卜……再好吃的东西也吃够了。
唉,再等一年,等大会召开了,她就能放开手脚了。到时候,多种些白菜萝卜,腌了卖到县城、地区里去。腌菜可是一门利润丰厚的生意呢。
吴戈和秦戎下午就跟着成江成河下地砍白菜去了。等到临晚回去的时候,小秋自然将腌好的泡菜各色各样都给他们装了些,又将下午他们砍菜捎带手捉回来的鱼拾掇了,放在锅里煎好了,给他们带上。
俩小子帮着成河几个砍了半天菜,魏红梅过意不去,将自家收的新谷子小米装了四五斤来,给吴戈秦戎带上。
两个小子背着两个书包来的,走的时候,自行车前前后后却挂满了东西,连后座上的秦戎怀里,都抱着一只竹篮子。
吴戈一手扶着车把,一手挥动着:“回去吧,下个星期天不下雨,我们还来呐!”
小秋站在大门外的柳树下挥着手,然后默默地目送着两人一车渐行渐远,终至看不见了,方才暗暗叹了口气:七六年底了,吴家想必也快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