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又伸手咯吱了成河一下,顿时把成河逗得转悲为喜,哈哈哈地笑了起来。
李希听着屋里孩子们的笑声,暗暗松了口气。这几年,两个孩子跟王家兄妹玩的投契,感情深厚,这突然一走,她还怕孩子们割舍不下,心中抑郁了。看情况,是她担心得太多了。
小秋默默地走出来,去仓屋和灶房里收拾东西,准备给吴戈和秦戎带上。
咸鱼秦戎爱吃,带上;香辣鱼两个人都喜欢,带上一坛;鸡蛋干是吴戈喜欢,带上……土豆干、地瓜干都带上……
“你这是在干嘛?”
收拾了一样又一样,等听到吴戈的声音,小秋抬起头看过去,才赫然发现,自己不知不觉收拾了十几二十种东西,一样一样摆满了灶台、桌子……甚至连灶房的地面上都被她放了好几样东西,摆的几乎无处下脚了。
“你这是……都是给我带上的?”吴戈诧异地点着一样一样东西询问,脸上的表情莫名地有些奇怪,要笑不笑的,好像想笑却拼命忍着的样子。
小秋茫然地四顾了一下,待看清身边摆布的东西后,脸颊缓缓地烧了起来,她果然是把吴戈和秦戎当孩子养活的吧?要不然,这情景怎么看怎么像是有子远游,母亲收拾行囊的场景?!一样一样,恨不能把整个家都给孩子带上……囧!
她都做好准备,被吴戈笑话、嫌弃,甚至挖苦讥讽了,可没想到,吴戈竟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半点儿不耐、嫌弃,似乎那句问话,也只是走过场地确认了一句,并不等小秋回答,他就自己乐颠颠地开始拎着一样一样东西往车上装。
平常干活,他总不忘拉上几个兄弟陪着,这一回,他却一个人都没叫,一个人默默地顶着七月中午的大太阳,一趟一趟往返着,不多时,就已经汗流浃背。
小秋刚刚还在因自己的举止囧囧有神,一转眼,她就释然了,这也是个不正常的……大家都不正常,阿大不必笑阿二,都差不离。于是,她就平衡了。
再回到屋里去,王利民正跟吴海港商量,要不要他找几个人过去帮着收拾收拾,搬搬东西什么的。
吴海港笑着摇摇头,大咧咧道:“你这份心意老哥领了,不过,这边也没什么东西,家具什么都是公家配的,并不用带走……”
一转眼看见妻子李希示意,吴海港才后知后觉道:“对了,你再进城送鸡蛋的时候去我那边一趟吧,你嫂子和孩子们离开,家里有些东西到底带不走,你过去看看,挑捡着有用的拉回来吧。都是用过的旧物,你可别嫌弃。”
第二百章
这个年代,可没几个人在乎旧物,有时候能有旧东西用着旧衣服穿着,也是极好的了。
王利民虽说这几年日子过得宽裕些了,但也远未到万事不缺的地步。再说,他也知道,虽说是旧物,但吴家用的东西,再旧也不至于破败的不像样子。要不然,人家也不会让他去取。
王利民连忙说不嫌弃,哥俩就继续喝酒了。
吃饱喝足,又坐下说了一阵子话,大人们也罢了,主要是几个孩子聚在小秋的书房里嘀嘀咕咕说着话,一副恋恋不舍的,大人们也只能耐着性子多等了一些时间。
等终于上了车,坐在前排副驾驶的李希,看着脚下多出来的东西,奇怪道:“这是啥?”
吴海港也一脸茫然,看了一眼摇摇头,随即就从倒车镜里看了看后排的俩小子,他虽然喝了点儿酒,但并没有醉,心思清明着呢。
李希顺着他的动作干脆回头看了一眼,就见秦戎半垂着头,没什么异样。倒是他们家儿子,向来生龙活虎,精力旺盛的,这会儿却依着车窗闭着眼睛,一副我睡熟了,别吵我的样子。天生好动的孩子突然安静了,肯定有问题呀!
李希和吴海港对视了一眼,都在对方眼睛中看到了一抹忧心:看来,他们对两个孩子与小伙伴们的感情还是低估了。
吴戈、秦戎走了,小秋在家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又去了公社——郑秋实就准了她一天假。
郑秋实超负荷地学习任务压下来,小秋从睁开眼睛,一直不停歇地忙到上床睡觉,实在分不开精力去想什么离愁别绪,倒是从另一方面缓解了朋友离开的失落。
八月十几号,郑秋实递给小秋一封信。是秦戎的字,口气却像是吴戈的,大概是吴戈口述,秦戎执笔的。
信中说,他们已经回到京里,因爸妈那边没分房子,就住在奶奶家。他们的学校也安排妥当了,原打算回来的,却因为被爷爷抓了壮丁,塞到连队里锻炼,暑假没法回来了。不过,他们会找机会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