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小村女_作者:红小酥(636)

  只不过,成海买的却是最普通的平跟系带款式。用他的话说,那高跟的尖头鞋穿了,一下地还不把脚脖子崴断啊!

  小秋带着不少工业票,带着大哥来到百货柜台前,指着暖瓶脸盆啥的问他要不要,被成海摇头拒绝:“这些东西县城里也有,就不大老远往家背了。”

  这么说也对,小秋也不勉强,趁着其他人去自行车电器那边的时候,她自己走到纺织品这边,掏出布票和钱,给大哥买了一床漂亮的‘国民床单’,粉红色,牡丹花开的图案。搁在21世纪是历史的记忆,搁在这会儿,就是最时髦的床上用品。

  床单买了,小秋顺手就放进书包,收了起来,也没给其他人看到。

  找到那几个人,就听成岭成海不停感叹,科学发展了,连洗衣裳都有机器了什么的。

  走走逛逛,一行人出了百货大楼也就回了家。

  宋秀程和廖辰自告奋勇回了家收拾鱼,小秋和吴戈秦戎则带着成岭成海去了厂子那边。

  自然先看了恒温孵化箱,看着摆的整整齐齐的鸡蛋,还有孵化室中常宏伟做的柳条编织活计,想也知道,有这些恒温箱,孵蛋真的不用人盯着,比火炕孵蛋轻松多了!

  成海一眼就相中了这种大家伙,憋了半天,吭吭哧哧地问小秋:“秋啊,这玩意儿多少钱?咱要是不买电视……”

  一听这话,小秋就知道成海是咋打算的,指定是太喜欢孵化器,手里钱又不多,于是就想用买电视的钱先买恒温箱。

  这个想法不能说不对,但小秋却显然不能答应他,不为别的,只是因为电视机她有,恒温箱却不是一时就能弄来的。再说了,恒温箱功率太大,用的是三相电,村里即便通了电也是民用的两相电,即便买了恒温箱回去,一时半会儿也没法用。

  把情况向成海说明了一下,成海也只能作罢,只是转身出门了还回头看了恒温箱两眼……那恋恋不舍的模样,若是被他未过门的媳妇儿看见,说不定都要吃醋了。

  看过恒温箱,自然又带着成海去看了育雏室。

  育雏室不能随便进,好在其他人对养鸡育雏也没兴趣,于是,只有小秋和成海两个人换了隔离衣,又在石灰池里做了鞋底消杀,这才走进育雏室。

  与最开始的笑毛茸团子不同,一个月精心饲养后,如今的小鸡已经长大了许多,最初的细茸毛大多褪去,换上了硬翎。小秋孵鸡用的就是农家散养的笨鸡蛋,小鸡也是花色多样,像大号的花花饺子,胖嘟嘟圆滚滚的。随着小鸡们成长,活动范围也从原来的一面炕,变成了两面炕。用来分隔小鸡的网格栅栏,也换了两次,从最初的五公分,如今已经加高到三十公分……就这样,还能看到好些小鸡拍着刚刚长出来不久的小翅膀,试图来个‘小鸡跳栅栏’呢!

  十一月的京城已经是寒风呼啸,哪怕是中午的最高温度也大都接近零度了。走进育雏室里,却是暖融融的,却又不觉得气闷,这么多小鸡难免有些味道,但味道并不重……成海养了几年鸡自然清楚,在室内养鸡能做到如此,实在是很不容易了。

  第四百九十三章

  成海由小秋带着参观孵化和育雏,吴戈和秦戎则带着成岭去了趟办公室。

  刚刚起步,办公室也没有细分,就在那两大间房子里,电器进货量少,销售却非常火爆,所以根本没有库存,都是货没到就早早预售完了的。电子产品和服装补货却快的多,量也充足,加上新年将至,挂历和画报卖的格外火爆。

  继孙立邦之后,厂子里又添了两个人,一个是退休会计汤秀丽汤阿姨,一个是出纳林红英林姐。汤阿姨是秦奶奶介绍过来的,林红英却是张丽的发小,这位林姐下过乡,吃过苦,回城后街道给安排去了街办工厂做一名普通车间工,还是张丽听说小秋他们这边招财务人员,就将在村里干了几年会计的林红英介绍了过来。观察几天,这两位工作都很认真,至于性格脾气,一时半会儿却难说如何。

  这两个人不是单纯的会计和出纳,也兼任开票员、收款员和仓库管理员。来了拿货的现在办公室开票交款,然后,服装提货归汤秀丽,电子产品和挂历画报则由林红英负责。

  当然,若是业务员提货,这两个人只需拿着库存账目去仓库里清点数目就好,搬运装车的活都由业务员来干。但外来的经销商是不允许进仓库的,这些人提货就需要汤姨和林姐自己进仓库清点发货,再弄到办公室里来。好在,为了方便提货,配备了两辆小拖车,三角铁焊制的那种,搬运货物才不至于太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