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戎一笑,不置可否道:“那些东西吃的就是个鲜活,离了水运到这边来,鲜味儿也没了七七八八,还有什么吃头儿!”
刘大柱却一把扯住他,用上两只手:“我不管……我也没那么精细,冰冻过来的也照样吃。”
秦戎失笑地摇摇头,到底松口道:“我记下啦,还不成?!”
刘大柱也立刻换回了笑脸,嘿嘿连声道:“你放心玩去,蟹子我给你用小坛子封好,吃一坛开一坛,保质保鲜,送人也方便!”
秦戎斜他一眼,懒懒地一拱手:“谢了!”
“嘿嘿,咱们哥俩还用着说这个……”刘大柱还想多说几句,可惜秦戎根本懒得跟他叽歪,早大步流星地追着小秋那一行人去了。
留下刘大柱站在饭店门口,看着那一群人的背影,拧着眉头咂摸着嘴在这里琢磨:这趟来,怎么觉得吴、秦两兄弟有些不太和谐呀?目光一转,落在人群中那个纤细轻盈的背影身上,突觉心头一亮。
片刻后,刘大柱忍不住叹口气:如此人物,也难怪!
第六百三十四章
颐和园,不是最大最好的皇家园林,却是留存至今保存最完整的,万寿山、昆明湖,湖光山色,画栋雕梁,人行其间,真如置身画中一般。
宋胜书当年几次下江南学习点心之作,却一直没到过京城。此时,行走在这座皇家园林之中,也忍不住感叹:“苏州园林堪称一绝,可真正走在这里,才知道,民间之物再精巧用工,也无法跟天家气象相提并论呐!”
小秋笑嘻嘻道:“您说的苏州园林也是极好的,不然乾隆皇帝也不会念念不忘,以致于在园中模仿建一个苏州街了。”
钟玉琴在另一侧,笑呵呵道:“这有什么好纳闷儿的,就像吃饭,天天大鱼大肉的吃腻了,看见那新鲜水灵的小白菜水萝卜也觉得好一样啊!”
宋胜书难得当着一群晚辈的面儿夸老伴儿:“这句话包含了大智慧呀!”
意外得了夸奖,钟玉琴都觉得老脸有些发热,偷偷地瞪了老头儿一眼,自己却忍不住抿着嘴角笑了。
逛园子讲究的就是一个逛字,随心而行,信步由缰……彻底放松心情,才能心情愉悦,心身放松,自然不觉得累,只觉得景色如画,流连忘返。
像后来大行其道的跟团旅游,一个一个景点地赶过去……那叫签到打卡,不叫旅游,更谈不上游山玩水。
他们一行人沿着长廊走过去,登万寿山,之后又下山乘船游湖……刚刚在山顶看得是一种景色,等划船到了近处,又是另一番风情,颇有意趣。众人完的兴致勃勃,直到夜色昏沉,这才从园子里出来。
看两位老人家脸上明显带了疲倦之色,小秋就与吴戈秦戎打招呼,不再出去吃饭,而是直接回家。
到家之后,小秋推着姥姥和老娘去洗漱休息,她自己下厨,成江和秦戎都过来打下手,吴戈和成河则找了个给菜园子浇水的活计,等他们菜园子浇好了,小秋也把晚饭做好了,做了个做简单家常的打卤面。
从刘大柱那里带回来的卤牛肉,加几个西红柿做成西红柿牛肉卤子,再加一些香菜末、咸香椿末儿、小虾皮,又有蒜泥、老醋、麻汁酱、韭菜花等十几味调味佐料,一碗碗打卤面,根据自己口味调和后,同样的浓香四溢中,又有些许小个性,每个人吃得都得意,每个人吃得都舒坦。吃着面,出一身汗,一天的疲惫都不翼而飞了。
吃过饭,大家伙儿就在院子里乘凉消食,宋胜书沏了一杯壶茶,和王利民一起慢慢喝着。
宋胜书就道:“今儿,成江也报道了,明天后天的,也该去学校上课了。咱们该逛的也逛过了,该看的也看了……成河和小夏他们仨眼瞅着也要开学了,咱们该回了。”
拐进京城的计划失败后,小秋就预料到了这么一天,可真的听到家里人要离开,她还是有些意外,更多的就是不舍。
“三哥开学还有四五天呢,你们再住两天吧……”尽管知道姥爷说出来的话很合理,但小秋还是侥幸希望能让家人多住些时候,哪怕多住一天呢……
钟玉琴挨着小秋坐的,这时就抬手揽住她,让她靠在自己身上,一边摸着小秋的头发,一边柔声道:“既然决定走,晚走就不如早走。回去,你三哥需要准备准备去地区里上学,几个小的也得检查检查作业,收收心,还有你姥爷,既然决定重新把铺子开起来,就得尽快行动起来,要是耽搁的久了,就更没了心劲儿了……依着性子玩儿啊,再久也不觉得够,可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不光是我们有事要做,吴戈和戎子,还有你,都有自己的事情,特别是吴戈,腿伤还没好利落呢,就陪着我们爬长城、逛园子……这要是伤势有个反复,我们可再没脸见吴家老哥和老嫂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