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匆匆过去,这会儿的国人大多还不知道‘平安夜’、‘圣诞节’,连元旦,俗称阳历年的,也没几个人在意,讲究的人家加个菜,或者包顿饺子,也就算过了。
临近期末考试,大学校园里的学习气氛更加浓厚,平常努力的、不努力的,无不废寝忘食日以继夜,只想着尽量多复习一些,期待更有益的成绩也好,害怕挂科也罢,反正没有哪个敢掉以轻心的。
在这种氛围里,小秋的刻苦反而不怎么显眼了,说到底,她终究保持着一派镇定,上学、学习、去医院实习,按部就班,不急不慌的,竟是连成江都看不出她有任何异样了。
唯有秦戎,很明确地察觉到了小秋的不同,之前,她很喜欢滑冰、玩雪,甚至还说过要亲手去做一些冰灯摆在院子中……
可之后,小秋再没提过这事儿,连院子里的冰灯都没再多看一眼。后来秋芬嫂子看着那一溜儿冰灯化了,怕漏电处置了,小秋回来也没问一句。
种种迹象表明,吴戈那两封信对小秋并不是没有影响。
过完阳历年,阴历年也就不远了。
学生们一门赶着一门地考试,终于结束,让人期盼已久的愉快的寒假,也即将开始。
大学考试不用等成绩看名次了,一考完,就有人按捺不住思乡之情,拎着行李赶车回家了。
覃秋怡和赵艳艳提前好几天就把行李收拾好了,下午考完试,连晚饭都不吃了,就拎着行李去车站赶车。
离家远,同乡之间联络的比较密切,覃秋怡一名大三师哥特别尽心,帮着覃秋怡买了火车票不说,这天也早早就过来帮覃秋怡拎行李。让小秋准备开口询问需不需要找辆车送站的话都没能说出口来。
赵艳艳更大方,将清大的一名老乡介绍给舍友们,却原来,两个人已经交往了小半个学期。据李芳云透露,赵艳艳这次寒假回家,就准备告诉双方父母,然后彼此确定关系了。
李芳云还一脸八卦地猜测:“不知道他们家会不会给订婚啊。”
小秋对这些八卦不感兴趣,只关心她什么时候离校:“你买了车票没?”
临近放假,学校组织统一买票,李芳云却不急着回家,说要找份零工干上一段时间。
她的话很实在,也并避讳自家条件有限:“我爹妈工资有限,还要供用三个弟弟妹妹,我哥刚找了对象,明年说不定就要订婚……现在订婚,女方要彩礼要的可重了,要电视、录音机、缝纫机、自行车四大件儿,还要三十六条腿儿……没个两三千块钱都置办不下来。我家人口多,房子还不宽敞,我爹妈还打算把我哥住的厢房接上一间,让他当新房,这又是钱……”
第七百六十一章
这些话都很实在,李芳云体贴父母不易的做法,家境出身相似的小秋也理解。
“可找到活儿了?”她没说的别的,直接问起李芳云找临工的事儿。问话的同时,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让李芳云去公司里干活儿的话,安排个什么工作合适。
李芳云笑嘻嘻道:“算是找好了。……偶然认识了一位在图书馆上班的老师,是我们那边大连的老乡,他帮我问的,让我去图书馆帮忙整理书籍……那个老师照顾我,说年前干半个月,年后回来再干半个月,按一个月给我开工钱,给三十块钱呢!”
三十块钱,比这会儿刚上班的学徒工的工资还高了,关键是在学校里,安全上不必担心。很不错了。
“真不错。”小秋拍拍李芳云的胳膊,替她高兴,也把替她找活儿的打算放下,转而道:“放假后,宿舍要关闭的,你住到我那边去吧?”
李芳云倒是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嘿嘿一笑道:“你不说,我也正想找你呢。”
小秋一笑,道:“那也别磨蹭了,收拾收拾,咱们回家。。”
李芳云明天一早就要去图书馆报道,她也要去医院实习——最近,医院里送来的伤员突然增多,郑秋实那边人手吃紧,已经给她打了电话,让她考完试就过去。
小秋很少在宿舍里留宿,与舍友们相处的也就少,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学习刻苦,家境不错,性格看似随和,却实则淡漠,和谁都不太亲近。基于此,李芳云最开始找住宿的地方并没有想找小秋,而是想着在学校里想个法子,那位替她安排活儿的‘老乡’也帮她问了一下,研究生宿舍那边假期不关闭,想法子安排了个铺位,需要向学校交五块钱管理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