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小村女_作者:红小酥(974)

  李芳云不心疼五块钱,只是那房间还住着一位师姐,她之前过去了一趟,那位师姐的丈夫也在,两个人正在宿舍里做饭……在看房间里的男式衣服和鞋子,还有那两口子的冷眼,李芳云哪里不明白,这两个只怕已经把这宿舍当成了自己的小家,她这么个人再住进去……即便那位师姐的丈夫配合地搬出去,她也住得不自在,尴尬啊。

  所以,小秋一问她住宿的问题,她才借坡下驴说要‘找小秋’,让她多少有点儿意外的是,小秋竟毫不犹豫地就同意了带她回家。要知道,同学半年了,可没听说小秋带哪个同学回家,连小秋家住哪儿,也没人知道。

  抱着一点出于意料的惊喜,李芳云把早就收拾的差不多的行李袋一提,就准备跟小秋回家。

  还没出门,郑爱莲和邢海拎着热水瓶一起回来,看到李芳云提着个行李袋子,郑爱莲立刻问:“你这就准备回家了?你不说晚几天走吗?”

  李芳云看了小秋一眼,小秋笑笑道:“你们回来正好,我们正想去楼下截你们。原想着考完事叫你们一起去我那边吃顿饭,庆祝庆祝,谁成想艳艳和秋怡跑得快,一转眼就没影儿了。怎么样,你们俩没事儿吧?要是有约会……”

  小秋故意拉长声音,李芳云在旁边恰到好处地接道:“那也推了,谁也没咱们姐妹重要!”

  被她们两个人这么一说,郑爱莲是露出满脸欣喜……她来京城上学也有半年了,可还没去见识过京城人家是什么样呢。平日里看王小秋穿着不俗,想必家庭条件不错,能去她家看看自然是欢喜的。

  而邢海的眼中则闪过一抹意外和疑惑,外地人只道京城老百姓都衣食无忧,殊不知‘京城居大不易’,京城百姓自有他们的难处,别的不说,住房条件紧张就一直是大多数京城百姓的苦恼。邢海家的住房条件算是不错的,一家七口人住着三间房,可他们祖孙三代,邢海和兄弟们又都大了,三间房也就不宽敞。她在上大学之前,就一直和爷奶住一间房,她考上大学住进宿舍后,弟弟就顶替了她的位置,之前兄弟俩住的那间房则替出来给大哥结婚——大哥谈对象都两年多了,就因为没房一直没能结婚。

  可以说,如今她放了假,却还不知去哪里……家里已经没有她的住处了。她若回家,难道要和爹妈挤一张床?!

  心思转换,邢海也没让自己的种种揣测流露出来,只笑着对小秋道:“正好我也去你家认认门,放了假也能去找你玩。”

  小秋没有多说,笑笑招呼着几个人一起出门。

  路上,小秋得知郑爱莲已经买了回家的火车票,一边抱怨家住的偏僻,回去一趟要倒几遍车,得花两三天时间,一边又说起家里的牛肉胡辣汤,说起家里老娘擀的面条,满眼向往……

  说起家庭条件,郑爱莲无疑比李芳云还差,但她没有打工的意识,其他人也不好说什么,只听着她滔滔不绝地说着家乡有什么美食,什么鬼怪狐仙的传奇故事……一路上倒也不寂寞,很快就到了卷棚胡同。

  小秋打开门,秋芬嫂子听到声音从厨房里迎出来,抬头看见小秋身后跟着的几个女生,略略愣了一下,随即热情地招呼:“是小秋的同学吧?赶紧进屋,赶紧进屋,这天冷,路上冻坏了吧?”

  小秋给李芳云三人介绍:“这是我嫂子,这是我三个同学,芳云、邢海和爱莲,都是我一个宿舍的好朋友。”

  李芳云立刻热情地叫:“嫂子,我是芳云。”

  郑爱莲则略显拘谨地叫了一声:“嫂子。”

  倒是邢海,看着秋芬嫂子身上的穿着,目光转回来又在小秋的背影上打了个旋儿,随即笑着道:“小秋嫂子就是我嫂子,我叫邢海,就住兴隆寺后边儿。”

  第七百六十二章

  秋芬嫂子是郊区来的,熟悉的也就卷棚胡同和景山东这两片,还很是巧了,隆福寺就在这两片中间儿,也算她比较熟悉的。

  于是秋芬嫂子自然道:“那咱两家可不远,以后常来玩吧。”

  邢海没探得自己想要的东西,眼看着小秋带着李芳云和郑爱莲进了屋,她也不好再耽搁,于是笑着辞了秋芬嫂子,也跟着进了屋。

  房间里的摆设只能算简洁,但看在三个人眼里,却有不同的感受。

  在李芳云看是气韵不同,堂上的山水画,房角花凳上的水仙,无不显示出主人的雅趣和讲究;在邢海看的却是住房的宽敞,小秋不但有单独的房间,还有书房?太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