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尧姜_作者:九纵(254)

  他们最恨的,是当初那个许诺共赏山河的人,最终抛弃了他们,甚至要杀了他们。

  所谓始乱之终弃之。

  他们恨,却也理解她,除开君臣这一层,也有男女之情。

  这就是他们输给她的原因,她握住这男女之情,握住他们一辈子的效忠家国。

  第77章 、尧姜之死

  颜无药与一众情敌最大的区别在于,他是从心底里希望尧姜幸福的。

  他的爱,温柔、隐忍,直到发觉她需要他,才不顾一切想要得到。

  尧姜难产昏睡的无数个夜晚,他都听见她惶急的呼唤,她没有唤出任何人的名字,她只是重复一句话,“别丢下我。”

  醒时她还可以不动声色地伪装,但梦时,是人最放松脆弱的时候,惧怕什么,担忧什么,是骗不了自己的。

  谁都有不容易的地方,皇帝最不能喜形于色,让臣子把你摸透了,她的孤独,不能与人说。

  人心险恶,算计阴谋,看多了,是会累的。但作为一个帝王,不可不要,不得不要。

  可他看得出来,她有一颗仁义之心。

  助她夺位的段氏将亡,她能既往不咎,利用段氏收拢世家,是天子的气度和魄力,是仁心。

  漫长的孤独岁月,危机四伏的成长,日日夜夜的算计权谋,让这颗仁心蒙尘,而它依旧存在。

  这帝王,不是天纵英才就能当的,要刚柔并济,要恩威并施,不容私情,却讲仁义。

  颜无药当年诈死,尧姜被臣子软禁,要杀她腹中之子,她惊觉自己一心为国,痛失所爱,反被臣子算计,才再也无法忍常人所不能忍,崩溃了。

  但她烧死自己,烧死一个女帝,还是和新帝说,“先别杀他们,用完再杀。”

  不得不服气。

  本都是世间难得的豪杰,本都有兼济天下的志向,只是私欲公心,两者相争,则必有胜负。

  尧姜心中的仁义,犹如一面脆弱的镜子,一次次碎裂,破镜难圆,也许一个心魔,将会从裂缝里慢慢滋生,让她变得面目全非。

  可她终究没有,她坚持了自己。

  帝王之术,用疑心驭人,用仁心服人。

  仁心疑心,若缺其一,要么会妇人之仁被人利用,要么,就会成为疑心病重,专|政暴|政的君主。

  尧姜女帝以仁心治国,除奸佞,清君侧,深知民心稳,则江山稳。

  她内清吏治,外平叛乱,兼济民生,生平最擅用人,可以不计仇恨。

  可她终究是个女子,一腔热血献祭山河,临了临了,只想和心爱之人共度余生。

  尧姜第二次陷入沉睡,这回她的梦呓中,终于有了一个人的名字,“无药。”

  她终于醒来,看到阿樘,看到陈其,看到无上皇,她仔仔细细看过他们,眼里的茫然一成不变,然后握住颜无药给她把脉的手,嗓音嘶哑得不成样子。

  她睁着大大圆圆的眼睛,里头装着不谙世事的神情,“我是你的病人吗?”

  他颔首,无比耐心,温柔如水,“是。”

  她笑,孩童般纯然,“你要对我负责。”

  他起了逗弄心思,摸摸她的头,眼中满含戏谑,却让人全心信赖,“我已有妻室,恐怕不成。”

  她笑意不减,无赖道:“那我对你负责。”

  其余三人一脸懵逼。

  尧姜大病一场,醒来却失去记忆,只记得自己是颜无药的病人,慕容樘最先接受这个结果,为免她再受刺激,病情加重,火速带着陈总管和无上皇撤离。

  谢御史和段太师一起爬墙,看见笑得天真烂漫的那人,对着仇敌说出自己的不解,“她这是真的,还是装的?”

  段太师比他更早了悟,“忘了过去,才能了断,她或许,只是想走的时候,少看见一些伤悲。”

  谢御史一点就透,语气酸涩道:“说到底,她还是只把一个人放在心上。”

  段太师无语,偷窥已经足够荒唐,和仇敌一起偷窥更是荒唐,和把天聊死的仇敌说话,简直是荒唐透顶。

  可是再荒唐,他们还是在墙头趴了一夜,深知这一面怕是永诀。

  尧姜被告知她有了两个儿子时,先是一怔,然后皱起眉头,纠结了半天,最后沮丧道:“我还以为自己还没嫁人呐,居然连孩子都有了!”

  那神情,就跟二八少女一觉醒来变成白发老妇一般,懊恼得不行。

  她以为,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可以和心爱的人挥霍光阴,一起白头到老,却原来,一切都是回光返照,一切很快就要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