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香只管哭喊,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其实胡氏还真是冤枉她了,这件事真不是她干的。
只不过,知道真相的人已经说不出话来了。
案子刚出来的时候,楼闿是打定了主意要弄死两位兄弟的。眼见陈景真那一步棋不好用,他便偷偷地到大哥的屋里去弄了些书稿回来,想着迟早能派上用场。
用来跟黎县令谈一笔交易,或者在紧要关头用来威胁一下自家大哥,想必是极好的。
可惜他还没来得及走到这一步就被杖毙了,哪里能想到那一沓书稿在他死后还能翻出风浪来?
官差们办事的效率很高,没过多久府中众人皆已被上了绑。
有价值的要被拖到牢里去,底下粗使的丫头小厮们便要被赶往柴房。
为首的官差看着郑娴儿,冷笑道:“三少奶奶回去吧!这大门要上锁,这两天您哪儿都不能去。等案子定下来,衙门里会另外拨一处院子给您,这楼家的宅子您怕是得不着了!”
郑娴儿腰杆挺直,神色淡然:“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如今案子还没定呢,你们且别着急抖威风!只要一天没定罪,这宅子就还是楼家的宅子,你凭什么不叫楼家人住?正月里天还冷,你把奴才们锁到柴房里去,是要把人都冻死吗?”
“咦?”为首的官差愣了一下。
他没想到,郑娴儿竟不是来替楼家求情的,而是来替奴才们讲理的。
略一思忖之后,官差又冷笑起来:“好,依你!我让他们住厢房,你也可以给他们送饮食被褥——横竖再过几天就定罪了,这府里的东西要不了多久就会充公,可着你们糟蹋又能耗费多少呢?”
郑娴儿敛衽低头,似是要道谢,口中说出来的话却是:“‘定罪’‘充公’这些字眼,您还是过些日子再说为妙,毕竟‘打脸’还是很疼的!”
第92章 三堂会审
官差们押着人离开之后,郑娴儿看着宁萱堂垂花门上的封条,发了一阵子呆。
其实被官差带走的不过十来个人而已。余下众人都被关在了佛堂的偏殿里,外面上了锁、贴了封条,连窗户都用木条封死了,却没有留人看守。
显然官府的人算得很清楚:这些奴才不敢跑。
等案子定下来,这些底下人最多是收归官府重新发卖。若是自己逃跑了,被抓回来可就没有活路了。
众家仆自己显然也知道这一点,因此除了几个小丫鬟忍不住抽噎几声之外,其他人都表现得很镇定。
郑娴儿在外面站了一阵,见一切还算有序,也就安心地回了藏书楼。
这下子也算是弄假成真了——听松苑已经被封,她只好当真在藏书楼住了下来。
好在身边的人都还在,就连这半年在府里管了不少事的韩婆子也没被当成内宅管家捆出去。
郑娴儿把所有的人召集起来嘱咐了几句,也无非是说些“安分待着不许乱走”以及“夜里小心门户”之类的话,并没有什么新鲜的。
如今府外必定有官兵把守,但谁也不敢保证没有大胆的蟊贼乱闯,所以郑娴儿心里还是存着几分担忧的。
嘱咐过也就罢了,粗使的丫头婆子们仍旧回落桐居去住着,只留小枝和兰香在藏书楼跟郑娴儿作伴,春杏负责传递消息。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害怕也没用、担心也没用。府里能留到今天不走的,都是存了几分胆识在胸中的。
郑娴儿因着昨儿夜里没睡好,今天不免格外困倦,吃过晚饭便收拾睡了,连灯都没点。
小枝和兰香跟她一屋躺着,却睡不着,隔着书架嘀嘀咕咕地聊了大半夜。
次日太阳照常升起,落桐居的人也都在,并没有人缺胳膊少腿的。
郑娴儿依旧坐在窗口绣花,一副岁月静好的样子。
倒是小枝不放心,过来试探着道:“咱们府里已经弄成这样,也不知道缀锦阁和茶楼怎么样了。”
郑娴儿漫不经心地道:“前天听见褚先生家出事的消息以后,我就派人传话叫程掌柜刘掌柜给伙计们分了散伙银子,打发他们回老家去了。那两个掌柜的都是人精,不会那么容易就让人给找着了。”
“人是走了,可东西呢?店里的东西一定值不少银子吧?”兰香急问。
郑娴儿头也不抬:“这会儿黎县令他们应该还顾不上动咱们的东西。如果他动了——等这案子结了,我自有本事让他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