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妾身邀你扛牌坊_作者:梦中说梦(264)

2019-04-15 梦中说梦

  “您就吹吧!”兰香很不给面子地嗤笑了一声。

  郑娴儿也不恼,依旧气定神闲地绣她的花。

  这样的日子过了四五天,郑娴儿除了每天嘱咐婆子们给佛堂里的众家仆送饭以外,什么正事都没干。

  到了正月十三那天,却有官差在楼下叫门,要提韩婆子过去一同受审。

  郑娴儿听见这话也没多说什么,自己收拾利索了,陪着韩婆子一起走了出去。

  来传话的那两个官差却有些为难,忙上前拦着:“三少奶奶,钦差大人要传的是楼家内宅的管家,实在用不着您老人家亲自跑这一趟!”

  郑娴儿扶了扶脑后的银钗,淡淡道:“钦差大人有所不知。这半年楼家内宅的事都是我管着的,既然要审,当然少不得有话要问我。你们不叫我去,万一漏掉了什么,岂不糟糕?”

  官差们听见这话只得带了她同去,于是原本需要披枷带锁的韩婆子就捡了个便宜,跟着郑娴儿一起坐马车走了,倒是官差们不得不跟在后面一路小跑,吃了不少的灰尘。

  到了县衙,里面果然正在审案。

  与陈景真那次不同的是,今天县衙门口并没有百姓围观,最上面坐着的也不是黎县令,而是一个四五十岁四方脸的男人,一脸严正端方,可惜一撮山羊胡跟脸型不太协调,看着略有点儿滑稽。

  那一定就是钦差大人。

  黎县令坐在钦差大人的旁边,另一边坐着的是一个面白无须的官员,看服色便知道是抚台大人了。

  除了这三人之外,堂上还有学政大人。他并没有坐在正上方,只在角落里摆了一张太师椅,坐着旁听。

  楼家被抓来的十多个人都在堂下。楼老爷子躺着,楼夫人坐在一只小方凳上,楼阙楼闵站着,其余的人却都只有跪着的份了。

  看见郑娴儿进来,堂上的几位大人齐齐愣了一下。

  钦差大人立刻便要皱眉,黎县令忙在旁解释道:“这便是楼家那位贞妇。”

  还别说,“贞妇”这个身份那真是好使,钦差大人一听便站了起来,忙不迭地叫人搬一张大椅子过来。

  郑娴儿低了低头:“多谢钦差大人,只是妾身不敢居于长辈之上,请大人见谅。”

  钦差大人闻言,只得叫人照样给她搬了一只小方凳过来,放在旁边。

  郑娴儿道了谢,侧身坐下,笑道:“听闻几位大人今天要审楼家,妾身想着自己好歹在楼家管过小半年的事,便自作主张不请自来了,请大人勿怪。”

  钦差大人皱了皱眉,鼻子里“嗯”了一声,并不多言。

  他当然不高兴了!本来公堂上审案子,喝问、责骂、动刑甚至直接拖出去砍头都是常有的事,可如今偏偏来了个杀不得打不得的“贞妇”,很多手段就不能用了。

  贞妇都不能打,总不好当着她的面打她的公婆吧?

  钦差大人很苦恼,抚台大人很生气,黎县令是既生气又苦恼。

  只有学政大人捋着胡须,在一旁微笑点头。

  郑娴儿坐稳了屁股,见堂上没有开口的意思,她便只管转过头去,细细观察着自己家的人,顺便跟楼阙交换一个安心的眼神。

  楼家众人的神色都有些萎靡,身上倒没见什么伤。郑娴儿细细地看过一遍,心里大致有数了。

  这是大案,怕不是一天两天能审完的。

  先审“主犯”褚先生,再审下头的学生们,最后再审“案犯”的家里人……从头至尾过一遍,耗上一个月也是有的。

  不得不说郑娴儿很聪明,虽说这几天一直不言不动的,这件事还是被她猜中了大半。

  剩下的那一半,可就大错特错了:她并不知道,那边官差在众书生家里搜查的时候,这边县衙里已经开始逐个儿审问,连着忙了五六天没歇气儿了。

  凡是在褚仲坦门下求学、跟那本诗集沾过边的书生,每个人的家里都搜出了“罪证”,拉到县衙来打顿板子上上夹棍,基本上就算是齐活了。虽说读书人骨头硬,可要是在“定罪问斩”和“当堂打死”之间作选择的话,多数人还是会选择能活一天是一天的。

  于是,短短六七天时间,已有数十人在认罪书上按了手印。

  就是屈打成招又如何?到时候皇榜一贴脑袋一砍,全天下人都知道你是犯上作乱的逆贼,谁管你是真谋逆还是假谋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