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阳召来何荣,吩咐道,“派人往南北官道再找;即刻传令所有福云楼留意姑娘行踪。”
“是!”
“我要跟你们一起去找。”郑融跑进来看着金九阳道。
九阳朝何掌柜,摆摆手,“你去吧!”
“是,主子!”
金九阳端起茶杯,喝了口茶,不紧不慢的开口道:“你喜欢盈儿?”
“喜欢啊!”
“以后管好你的手。”
“呃?”什么意思,郑融一脸蒙圈。
“她是我媳妇。”
“噗!”郑融不敢置信的看着金九阳,“你说什么?”
这是什么情况?他刚回来的时候两人还没事,这一会的功夫,盈儿妹妹就成人媳妇了?难道这道貌岸然的九皇子用了强?
想到这,郑融怒视着金九阳,啐了一口,骂道:“你这个禽兽!”
第53章 入绍兴府
才是初春,天气乍暖还寒,陶盈透过车厢的小窗,看着一路驶过的平原,广袤的土地上只能依稀看到一点青绿。
陶盈坐在摇晃的马车里,思绪飞出了好远。
娘他们现在走到哪儿了?
这一路的颠簸,他们身体都好么?
南边的天气是不是已经不这么冷?
伴随着马车摩擦地面发出的轻响中,她情不自禁的想起了金九阳,想起了他们午后那不愉快的相处。
也想起了他们的相识,和一直以来他对她的那些好。
还想起了他柔情似水的眼神和那滚烫烫的情话。
当她冷静下来,认真思索,以往被忽略的那些温情记忆,变得越来越清晰。
那被年龄、偏见和欺骗划出的鸿沟却在慢慢的抹平。
--------
车轮一路南下,暮色渐渐浓郁,终于在城门将闭,华灯初上的时候进了绍兴府。
绍兴城内,街道两边的茶楼,酒馆,当铺,作坊门口都挂上了灯笼。
街上还是行人不断,有步履匆匆赶着回家的;有背着行囊左顾右盼找地吃饭、歇脚的;也有驻足观赏沿街夜色的;更有马车、牛车、驴车络绎不绝,真是好一副大城繁华景象。
陶盈揭开车帘,扬声道:“老伯,先找个地方吃饭吧。”
老头子听了,头没回的道:“就去同福客栈吧,那是家老店,实惠又干净,也有地吃饭。”
“那行,听老伯的。”
穿过了几条巷子,马车终于在一家店前停了下来。
陶盈出了车厢,轻轻一跃,跳到了地上,抬头只见是一三层高,古色古香的客栈,静静的矗立在小巷中,散发着古朴的气息。
楼顶挂着的布帘上,“同福楼”三个大字,墨色浓厚,迎风时卷时舒。
厅堂大门开敞,里面灯火通明,店小二高声的招呼着三五成群客人,热闹非常。
“客官几位?打尖还是住店。”一店小二跑着迎出来道。
“两位,打尖也住店。”陶盈说着往里走。
“好咧,老伯,马车我给牵到后院,有好料照顾着,你就放心住下。”
小二接了老头子手上拿的缰绳,又扬声往店里喊道:“柱子,来客了,接客咧!”
那叫柱子的小二,听声,赶紧跑过来,一边往里让,一边热情的招呼道:“客人这边有靠窗的好位子,您二人往这边走。”
陶盈两人走过去,拉了凳子,靠窗坐了。
“小二哥,你家有什么特色小菜?你给介绍几道。”陶盈坐定抬头问道。
“客官你可是来对了,咱同福楼不是吹,这特色小菜可是绍兴城里一绝。”
“这干切牛肉,三丝白菜,香菇扒豆腐 ,麻酱白肉 ,清蒸江鱼,都是咱店百年特色老菜,客官想吃点什么?”
“老伯,你请先点。”
“老头子啥都好,只要能填肚子都行,丫头,还是你点吧。”
“有酒么?”陶盈问。
“有上好的竹叶青。”
“酒来一大碗,菜就来个干切牛肉,清蒸江鱼,再炒个三丝白菜。”
“好嘞,客官请稍等,菜马上就来。”
“丫头,你才是个小娃儿,酒可不能乱喝,还是退了的好。”
陶盈笑眯眯的看着老头道:“您老吹了这一路的风,喝点酒,能驱寒。”
有时,人内心深处的触动往往是一瞬间的事,只为了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
老头子内心感慨的不行,真不愧是那小子看中的丫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