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曦[快穿]_作者:柳亦瑜(294)

  这灾祸就是黄河改道之祸。

  刘彻惊出一身冷汗。

  假如这是上天之意,他违背了天意,会招致怎么更加可怕的灾难。

  难怪这么久,黄河决口都无法堵上。

  这哪里是人力可及,根本就是天在惩戒凡人。

  人如何斗得过天!

  待刘彻面色凝重地离开后,田蚡施施然从后面小室中走出,在方士面前坐下,“天师真可谓世外高人。经此一役,陛下必将信奉天师,就如同秦始皇之于徐福。”

  方士目光深邃,仙风道骨般的容颜上不曾有丝毫变化,“天子信重,乃是仆之大幸。”

  田蚡见方士这个样子,心中嗤笑一声。

  他表面上做出一副笃信儒学的样子,不过是为了迎合刘彻罢了。

  他心中唯一相信的,只有掌握在手中的权势。

  文锦这个贱婢,三番四次地跟他们作对,偏偏有刘彻护着,他们根本动不了她。

  但是现在就不同了。

  刘彻自小就由孝景皇帝,王太后养大,虽然不信黄老之说,但是却信天意,敬鬼神。

  刘彻之所以能够登位,这些鬼神之说可是起到了很大的用处。

  刘彻质疑这些,就是质疑自己的显赫的出身,质疑自己从小到大所相信的东西。

  文锦自几年前就投入了数不清的财帛人力去治理黄河,现下更是带头把整个翁主府都要卖了,去堵住黄河决口。

  他们在濮阳损失一些封地算什么。

  一旦刘彻不再派人去治理黄河,撤出十万庶卒,文锦投下的所有东西都会随同这滚滚黄河水,尽数归入大海,什么也拿不回来。

  文锦这个性子,必然要跟刘彻划下一道不可弥补的裂痕。

  刘彻乃是汉室天子,从来都不会缺女郎。

  等到文锦回过头来,想要自己去哄刘彻的时候,刘彻早已经把她忘得干干净净。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这世上哪里来的长情之郎君,又不是做梦。

  果然没过几日,田蚡便收到了消息,刘彻已经下诏,让十万庶卒不再堵塞黄河决口,各回驻地。

  作者有话要说:  历史上汉武帝真得只是找了十万人去救灾,然而并没有堵住决口,听了田蚡的话,觉得这是天意,就真得什么也没管了。直到23年后,这个渣要去泰山封禅,他亲眼看见黄河泛滥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才去救灾。

  那是十六郡,中原最繁华的地方,23年中究竟要受多少苦难,死了何止几十万人。

  就是因为这个,别说喜欢汉武帝了,真想一巴掌拍死。

  第176章

  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

  苏碧曦在开满梅花的庭院里,看着缓缓飘下的大学,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

  冬季遭逢洪水,黄河沿岸的人光是过冬就不知要死多少人。

  她无数次想自己去到濮阳,跟公孙弘一起抢险救人。

  至少有她在,可以多救一些人,还可以帮着想办法,如何才能堵住决口。

  但是她不能去。

  真正的历史上,刘彻竟然听信了田蚡之说,自瓠子决口之后,屡屡不能堵住决口,便不再管黄河泛滥。

  田蚡因为避免自己在黄河北岸的封地遭排洪之危,便假称黄河改道是天意,让十六郡之百姓苦于黄河泛滥二十三年之久。

  无论是田蚡还是刘彻,皆在历史上留下了千古骂名。

  尽管苏碧曦千方百计地将田蚡跟王太后在黄河北岸的封地拿了过来,甚至将黄河南岸的土地给了王氏,就是希望他们能够站在灾民一边,为了汉室的江山社稷,捐弃前嫌,能够助刘彻一臂之力。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退一万步说,把这些会被黄河淹没的土地给了王氏田氏,总比给他人要好。

  此次黄河泛滥尽管已经没有波及到十六郡,但是仍然是中原最为富庶,人口聚集的十郡。

  且不说黄河改道带来的洪水侵袭,单是这些汉室最富饶的土地俱被黄河淹没,从此朝廷将会失去多少人口,失去多少粮食,从而影响到征兵,赋税。

  举凡国有大灾,则是外敌内患兴起之时。

  匈奴从未有一天停止过扰边,诸侯王日夜窥伺九鼎。

  刘彻设置内外朝,将所有权力都集中到自己手上,削弱丞相的权力。

  这固然可以让刘彻彻底掌控内政外交,成为真正的汉室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