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上,辛元接口出去疏散,便由二王子府上的奴仆带着前去恭房。他刚走出恭房,便见三王子卫右渠的嫡次子卫琦身边的小厮侯在这里,“大人,主子有请。”
辛元丝毫不感到意外,径自跟着小厮由一条僻静的暗道,来到一座阁楼上。卫琦已经坐在那里,煮好了茶,等着他。
辛元拱手就长揖,“见过殿下。”
“多这劳什子的礼数作甚”卫琦摆手,示意辛元自己坐,“这是好不容易得的蜀茶,我是不会尝的。如今这蜀茶能够到朝鲜,已然是百金之数,我也喝不出来什么滋味来。”
辛元莫名想起了张次公嫌弃蜀茶的模样,面上却感激道,“劳殿下费心了。”
蜀茶在汉室便被列为贡品,早已经不是有钱便能买得到了。卫琦早早地备好了蜀茶,茶还是煮好的,可见对于这次的会面是早有打算的。
“辛大人,我们之间就不要再拐弯抹角,说什么客套话了”卫琦见辛元坐下,阴沉的脸上眉头紧皱,就开门见山地道,“我们联络多年,今日得见,某只问辛大人一句,汉室是否能够在我继位之后,仍然一心扶持朝鲜?”
他跟汉室暗地里有联络已经多年,此次等到汉室使臣前来,就是为了能够一击即中,一举铲除自己的长兄太子卫端,让父王立自己为储君。
卫琦十分清楚,在卫右渠如今的王子之中,除去太子卫端,只有自己的身份最高,又素有战功。父王之前拼命打压自己,不仅多年不曾晋自己的位份,让自己仅仅是一个郡王,还从未给过自己实权,更何况是军权。
而自己的父王跟母后,嫡亲的长兄,都视这些为理所应当的。
如今父王母后俱在,自己尚且是这么一个境况。一旦父王母后都不在了,长兄继位。
太子卫端,可不是一个有容人之量的人,近些年打压他已经到了难以容忍的地步。
到了那个时候,他这个诸王子中地位最高之人,岂不是连立足之地,身家性命也没有了?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搏上一搏。
但是卫琦很明白,朝鲜的事情并不仅仅是朝鲜自己的事情。他们卫氏一族,来自汉室,是实实在在的汉人。不仅如此,朝鲜的王族,若是没有汉室的扶持承认,就如同水上的浮萍,根本无法立足。
但凡汉室不高兴了,抬手就能灭了朝鲜。
“殿下放心,太子跟大王一脉相承,皆是与汉室不睦,我们又不是疯了?”辛元也爽快地开口,“我们自然希望,朝鲜能够有一个对汉室友善的大王。”
太子卫端跟他的父亲一样,也不主张继续向汉室朝贡称臣,并且更为激进地想要联合匈奴,一同夹击汉室。
卫琦早就跟辛元有了承诺,此番不过是最后确认一句。辛元此次出使不过带了五百人,又会在动手之后签订盟约才离去,他并不担心辛元跟张次公会出尔反尔。
辛元今次不过是看热闹罢了,谁胜谁负,他们都能够安稳渡过,自然能够选对他们最有利的一方。
“那之后的屈子祭祀,我欲……”卫琦低下头,沉声细细道来。
第330章
汉室使团在王俭城极受追捧的时候,恰好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儿。
朝鲜王卫右渠如今最受宠的一位李美人,给卫右渠生了一个玉雪可爱的小儿子。
且不说这位容貌秀丽,性子温柔体贴的美人有多得卫右渠的宠爱,光是卫右渠膝下早就有数位长成的王子。这个刚刚出生的小王子对于这些长成的兄长来说,着实称不上什么威胁。
可是这位小王子一出生,卫右渠就封了他为彦郡王,更是大肆封赏李美人的母族,一日就赐金数百之多,李美人的兄长更被封为太中大夫。
要知道,即便是太子卫端的嫡长子出世,都未曾落地就被封为郡王,那可是太子的嫡长子,卫右渠的嫡长孙。
就是嫡次子卫琦,如今也不过就是一个郡王的位份。
这还是卫琦年少参军,真刀真枪换来的。现下一个不过刚落草的孩童,就得了郡王的位份,岂不是明晃晃地在太子卫端跟燕王卫琦脸上打了一巴掌?
太子府上,卫端听人说了这个消息,召集幕僚商议。
诸多幕僚一看卫端的脸色,便心中有了不好的预感。待听见卫端说了这个册封,幕僚俱是脸色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