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阙书_作者:季岭(71)

2019-04-06 季岭 天作之和

  离芒种还有一段时日,根本是撑不到后补军粮支援的时候,已经得面临全线的溃败。最后着实没了办法,留着还有战力的队伍朝前拖瀚北进军的行程,其余伤兵等先一步撤离回城。杜思齐这些将领留在这里,指挥后续的工作。

  叶惘之自然是想要顾暮先一步走,在这留得越久便会有更大的危险。他初次提出时,顾暮沉默了许久才反问道:“我回去,你会心安吗?”

  她向来是坚持自己的性子,鲜少有问过旁人意见。叶惘之被问的一愣,随之唇角一弯缓了神色,温声道:“只要你安全,我便心安。”

  顾暮闻言,轻抿唇角,而后低头从腰间解下新的那支峨眉刺,递到叶惘之手中,莞尔道:“回来再给我。”

  后者轻笑着接过,说了一声:“好。”

  出发进军时的热血沸腾如今早已剩余无几,年轻的将士们站在城墙下抬头看,城内是自己的故乡。

  溃败回城于军人而言是无疑是最丢人的,他们站在城外,却无一出声喊楼上人开门。只是怀着最虔诚的感情,望着自己的故土。

  这群浴血奋战过的战士,此时却像是个近乡情怯的孩子。面上皆是掩藏不住的期盼,偏偏又害怕面对家乡人的态度。

  可等了好一会,门也没有开的意思。

  他们仿佛是意料到了这般结果,摇首就想离去。这时城楼上有人询问,底下人便答了身份,只听那人兴奋的呼道:“兄弟们,辛苦了!”而后转首冲着后面说:“是边关的兄弟回来了,开城门!快开城门。”

  这话点燃了城外人的情绪,回家的真实感这才涌入心头。他们相互对视着,都能在对方的眼中看出包裹在归乡喜悦中的紧张。顾暮添了下干涩的唇角,几乎是目不转睛的望着城门的方向。

  门终于开了,城内正在劳作的人看见了城外的战士,忙停下手中的活赶来帮着抬助伤兵。奔走相告间更多的人前来城门,在人群中寻找自己的亲人。顾暮看着周围的人渐渐与亲人相认,于至亲之人而言能在战火中活下来,就是最大的胜利了。她只觉得落寞,低头轻掩饰去眼底的羡慕。

  手突然被人握住,顾暮猛然抬头,便对上宛莲红着的眼。她有些愣神,呆呆的听着宛莲说:“姑娘你可算回来了。我一听人说瀚北那边的守军回来了,就赶忙过来看看。姑娘没事,真是太好了。你走的这些天,真是担心死我了,幸好没事,幸好没事。”

  宛莲连着说了几声,越说情绪越激动,抿着唇泪水就要往下落。顾暮这才回过神来,有些哭笑不得安慰着小丫头:“别哭了,周围这么些人,看见了多不好?”

  她这才撅起嘴,狠狠将泪水抹去,牵起顾暮的手就往前走:“姑娘,我们回家去。”

  后者站在原地,脚像生了根似的了无动作。宛莲牵了几次也没牵动,不禁回过头问道:“姑娘?”

  那人低着头,看不清脸上的情绪。整个人紧绷着,似乎还在微微颤抖。过了好一会,宛莲才隐约的听到她喃喃地重复了句:“回家...”

  顾暮觉着自己有些丢人,连滔天战火都没熏出的泪水,竟被这两个字轻易就牵引出来。如同行尽了万里山水,强撑着那颗自以为漂泊半生再无依靠的心,倒头来却还是被一个简单的 ‘家’字给卸去了铠甲,直指要害,溃不成军。

  便是笑了,回握住身前人的手,心中那些道不清说不明的情绪沦落到口边,只化作一个好字而已。

  叶惘之是半个月后才回来的。来时顾暮正照着军书上写的学习那些排兵布阵的法子,宛莲冲门而入,喘着气半天断断续续才说出个“少爷”两个字来。

  顾暮将兵书一放,由着心里的触动就快步出了房门,压不住满心的欢喜,一路奔走,却在见那人背影时蓦地停下步子。

  鸟啼阵阵,花开正好。

  墨色身影牵马而立,听到身后的脚步声时悄然回头,展眉轻笑间便温暖了所有的芳华。这笑容仿若是经历了风雨的花朵,看似无意的落下,却恰巧落上某人的心尖。

  只见他从腰间抽出那支峨眉刺,抬手递给面前的姑娘:“我和它,都给你带回来了。”

  那姑娘听后就笑了,物件在两人手里传递着眷恋:“那我可就不客气的收下了。”

  ☆、事变

  与瀚北战乱还未平息,京城暗藏了这么久的涌流终于是翻出了第一次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