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袍泽_作者:水木糖籽(142)

2019-04-01 水木糖籽

  “君子之约,孤亦愿循。”

  说罢,任好命乐师转调而歌,奏起《与子同袍》乐章。侍从递上酒樽,二人共饮,算是立下了这“君子之约”。

  第40章 悠悠我思,清明寒食

  未出正月,任好便指了一路人马,由杨孙领兵,公子絷为使臣,护送公子重耳入晋。

  在任好的授意之下,这半个月以来,重耳与世子罃二人交流颇多,一方面任好想叫儿子跟重耳多学一学,另一方面也是为着已故的尚格。

  不知是无心还是有意,重耳多次提及儿时与尚格关系不错,几个小孩在一处玩耍,长兄申生性格温和,姊妹们都很听他的;夷吾性子阴鸷些,尚格不爱搭理他;重耳憨憨的,除了申生之外,尚格最喜欢跟他一处玩耍。

  每每罃儿从重耳处回来,任好除了过问重耳的动态,还总叫他挑一些尚格儿时的故事转述给自己听。有了这一层关系在,重耳在秦国的待遇比之前的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好。

  这段日子跟重耳聊得多了,罃儿总想起自己的母亲,在重耳面前便如寻常人家的舅甥一般,此番更是亲送重耳出雍城。

  “舅父,这是父侯托我转达的驷乘车马。”

  历来只有君主才能享用驷乘车马,重耳的用意已经很直白了。

  重耳也不遮掩,痛快地收下:“罃儿,替舅父谢过你父侯,他的意思我明白了。”

  “还有这个。”罃儿掏出一块玉珏递给他,“这块玉珏是母亲陪嫁之物,罃儿想着,既然舅父与母亲自幼亲善,留着做个念想也好。”

  重耳接过玉珏,确是晋宫里的东西,世子罃如此费心收着,一番孝心难得。

  “舅父会好好收着的,他日归国,将其供在晋宫祠堂,权当你母亲的一缕芳魂回了母国。”

  想起母亲,罃儿的眼眶有些泛红,重耳将他被风吹乱的冠带捋了捋,又将他的披风紧了紧:“罃儿,舅父这就回去了,今后你要勤奋刻苦,文武皆要有所长,也请转告你父侯,承蒙厚望,定不辜负。”

  罃儿朝舅父拜别,重耳翻身上马,大队启程。

  望着队伍远去的背影,罃儿脚踏着节拍,轻声唱道:“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重耳好像听到了这歌声,回头望着罃儿,冲他微微一笑。

  苍茫的雪地上留下的不是脚印,是公子重耳图谋大位一步一步的算计。

  八方馆事件后,杞子不再黑衣黑袍隐在暗处,成了任好同进同出的殿前将军,私底下还是兼着间机阁的情报传递,只不过有了这层身份在,他有事不用再爬窗子,倒也方便了许多。

  公子絷助重耳回晋国夺大位,杞子成了他与任好之间的联络人。

  “君侯,宗伯来信。”杞子到了任好身边,对公子絷不再称“阁主”,随着朝臣们唤他“宗伯”。

  任好刚用完饭,本来想出去溜达一圈,见他进来便收了腿,仔细阅看公子絷信笺。

  “不过才大半月,渡黄河、围令狐、攻桑泉、占臼衰,速度够快的。”

  任好脸上的表情有些微妙,这样的功绩实在是值得称赞的,可他开心不起来。说好听些,重耳是得了秦国的帮助,可实际上他只派了五千兵士,远不够他攻城掠地所用,且出发前他嘱咐过杨孙,秦兵以护公子性命为主,遇敌只守不攻。重耳之所以一路畅通无阻,也许是他还藏有别的力量,也许是这些城池的守将根本不愿抵抗。不论是哪一种,足以得见重耳的势力不容小觑。更何况,他如今还未入绛城,真待入主晋宫,绝不会逊色于姬圉。既如此,他为何还要寻求其他诸侯国相助?为何甘于对秦国俯首称臣?有了这样的“属臣”,对秦国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任好将书信丢到一旁,踱步走出书房,左手在垂下的袖子中握成了拳,大拇指在食指第二个关节处来回摩擦着,神色凝重地看着天空,心情已经不如之前那般轻松了。

  当初拥立姬夷吾为晋侯,一是因为初结秦晋之好,二是想着夷吾不仁,为君晋国不安,如此有利于秦国大政。

  这一回,秦国拥立重耳,一来同样是为着再结秦晋之好,二来实在是厌弃了姬夷吾和姬圉;三来,秦晋到底互为表里,边境的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影响到另一个国家的安定,上次是他失算,这些年跟夷吾斗累了,任好实在想图一份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