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馆汇集八方人才,贤士们在此谈经论政不受约束,献计献策可直达上听,这些你都知道。”
赢沛跟在百里奚身后:“是,学生也经常来此处听各地贤士们交谈,收获颇丰。”
百里奚将他领至馆内,与外头的熙攘不同,里头有翠竹掩映,十分安静:“这里便是处理贤士们上呈策论的地方,典吏司在每处八方馆都派有特吏,他们都是在典吏司任职许久,经验丰富的言官,这些策论由他们筛选摘抄过,妥当有益的便抄给录典吏司,由专人整理再报冢宰或老夫,最终将合适的谏言上呈给君侯。这是建言献策方面。”
赢沛一一记下,问道:“若是难以决断的,该如何处置?”
“可以直接禀报冢宰,由他判定。”百里奚指着桌上五色的绦带道,“还有这些,是给策论分类所用,有古语典籍类、治军兵法类、刑法诉讼类、民生政事类,还有特殊加急策论,仔细分好了,典吏司有精于各类事务的官吏,由他们分别处理更为妥当,君侯也是一看便知。”
赢沛感叹,原来八方馆里头有这么多讲究,外头的人不知,只道策论谏言海量投送,总有好的会传到君侯那里,个中处理竟是如此繁复,赶紧细细对照,都记在手里的竹笺上。
百里奚见他记得认真,满意地点点头,补充道:“君侯办八方馆的意思便是广开言路,有人要投,咱们便要看,宁可辛苦些,也不能错过一条好谏言、一位有识之士。”
“君侯重才爱才,定能吸引更多贤士来秦。”
其实八方馆的用处不止是表面上的,更深一层的百里奚暂时不便提及,只一句带过:“你先试着做这些,等以后接手了再教你其他的。”
以后接手?赢沛一顿——接手八方馆吗?
“先生的意思是?”赢沛原以为自己只是作为无止斋的学生来八方馆帮忙,没想到竟是这个意思!
百里奚笑笑:“你心里明白就好,君侯对你寄予厚望,你可不许辜负。”
两人踱步到门口,看到那片茂密的竹林,百里奚想起了赢支,苍老的手拂过挺拔的竹竿,往事历历在目。
“这竹子是子桑亲手种下的,如今是越长越好了。”
赢沛是小辈,不懂得这里头的事,只当百里奚是睹物思人:“竹玉君爱竹,闹市之中辟一片幽静,八方馆是个好地方。”
百里奚继续往前走,也不过多解释。
走到大厅,百里奚道:“八方馆每月都有讲学,或是老夫,或是右相,有时候还会请各地颇有名望的先生过来。再过十日便是本月的公开讲学,内容你准备一下,就说一说温地会盟以后列国的局势吧。”
“我?”赢沛有些怀疑,“先生,学生学识尚浅,怎可当此重任。”
百里奚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目光:“不打紧,老夫会替你把关,你且放心去做。”
“这可是今年第一次讲学,往来者众多,若是,若是……”赢沛难得的有些局促。
百里奚捋着胡子笑道:“你的悟性极佳,学问是老夫带过的学生中最好的,老夫信得过你。”
赢沛心中提起一口气,若君侯真有意叫他接管八方馆,这个面是一定得露的了。
“学生会尽力去准备的。”
“这就是了。”
百里奚又带他去典吏司认人,八方馆一线的官吏心中有数,八方馆后继有人了。
第50章 秦晋围郑,智退秦师
温暖的水汽氤氲,满屋萦绕着淡淡的兰草凝露香,绵长而清幽。
任好长吸一口气,慢慢沉下身子,将脑袋埋入水里。一旁的侍从揉完帕子,见君侯这样吓了一跳,以为君侯犯困掉进水里,正想上前将他捞出来,叫阿眇拦住了:“无妨,你们再去打些热水来。”
侍从们提着水桶退出去,任好吐完那口气浮上来,接过阿眇递来的帕子擦了擦脸,问道:“晋国使臣走了吗?”
“还未,使臣说联合伐郑之事要紧,一定等着君侯回话。”阿眇接过帕子,倒了一樽酒递上,“他们固执得很,说是不等到君侯好转,他们便不会离开。”
任好接过酒樽刚凑到嘴边,听到这句话心里一别扭,手中紧了力:“孤的身子好不好,如今还轮到姬重耳来监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