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袍泽_作者:水木糖籽(23)

2019-04-01 水木糖籽

  想起这段时间在世子申生身上接二连三发生的事,重耳招来贴身侍从:“你赶紧去父侯、骊姬夫人、还有其他公子那边打听打听,看是不是出事了。”

  说罢,重耳也改变了行程,朝宫外走去。

  夜幕降临之前,侍从前来回话,还带着重耳公子府的门客赵衰。

  重耳有些惊讶:“子余,你怎么来了?”

  赵衰一边回话,一边拉着他往外走:“公子勿要多问,宫里出事了,马车已经备好,还请公子速速离开,路上子余再将一切情况向公子禀报。”

  想起之前发生的事情,重耳猜了个大概,问道:“夷吾是不是也跑了?”

  赵衰点点头。

  重耳仰头看了看天,苦笑道:“申生一死,她果然沉不住气了。”

  第6章 借道灭虞,秦晋之好

  得知虞侯答应晋侯再次借道攻虢,虞国大夫宫之奇和百里奚连夜进宫面见虞侯,谏言道:“君侯,虢国紧邻我虞国,互为表里,若虢国为晋国所灭,必然助长晋国的野心,他们的下一个目标难保不是我虞国,还请君侯三思,不可借道啊!”

  虞侯不以为然:“大夫言重了,立国贵在重信,上回孤同意借道,晋侯大为感激,还给了我们虞国丰厚的报酬,不过是借道,一来能打击虢国的嚣张气焰,二来能得到晋国的财宝,一举两得之事,何乐而不为呢?”

  虞侯贪财,坐拥虞国还不知足,偏贪他国薄利,晋国就是抓住了他这一点,同样的伎俩使用两次照样能得逞。

  百里奚言明利害:“虽说虢国与我虞国多有龃龉,但都是邻国之间的小打小闹,虢国可弱不可灭,上回借道本就是冒了极大的风险,这一次说什么都不宜再答应晋国了。”

  宫之奇接话道:“俗语言:‘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说的便是如今的虞、虢,更何况,他国不可越界,晋国军队踏入我虞国本就不合国礼,焉能不防?”

  诸侯国之间打交道本就存在极大的风险,更何况是借地攻伐之事,身为国君不能连底线都分不清,可虞侯分明只看到眼前利益,丝毫没有将国权与国土摆在第一位。

  虞侯打了个呵欠:“两位多虑了,晋国与我虞国乃是姬姓同宗,晋侯与孤一向兄弟相称,岂会手足相残?”

  王侯之家难有真心,更何况是历经多代的诸侯之间?宫之奇和百里奚没想到虞侯竟会天真至此,连忙分析道:“若要追溯起来,太伯、虞仲乃周太王之子、武王之兄,虞仲不从太王,避位往江南乃至不嗣,虞仲立虞。而晋国与虢国同出于周太王之子季历后裔,有大功于周王室,功勋封赏皆存于宗庙盟府,两国先祖亲近如斯,晋尚存灭虢之心,何况虞国?”

  百里奚接道:“且不论诸侯国宗亲,晋国曲沃桓叔、庄伯之例在前,晋国多年内战,杀戮同胞,同宗而已,其族何罪?不过利欲作祟,君权当先而至。亲者尚且不爱,何况虞国?”

  虞侯把玩着手里的珠串,这是晋国使臣送来的东海明珠手串,颗颗晶莹饱满,握在手中冬暖夏凉,实乃中原不可多得的上品。

  “历年以来,孤之供享祀礼丰盛而洁净,上天眷顾,必当庇佑。”

  虽君王及诸侯皆以上天为尊,但此语玄之又玄,宫之奇与百里奚面面相觑。

  宫之奇叹道:“臣听闻鬼神非有亲亲之人,只以德亲之,《周书》有言:‘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民不易物,惟德繄物’,皆是以此意。如此,无德则神不享,民不和,神明所凭,万民所依,皆在于德。”

  听闻此语,虞侯不悦:“卿之所言岂非有意孤德不行,上天不近?”

  百里奚忙道:“君侯尚德,自有神灵庇佑。但上天不偏不倚方为神明,同理于晋国,若晋国攻伐虢国,继而转道侵虞,而晋侯修明德行,祭神明以馨香祀礼,神岂会弃之乎?”

  虞侯窝火,一拍桌子道:“巧言令色,尔等不识君术,不善权衡,勿要多言。”拂袖而去。

  百里奚懊恼,对宫之奇道:“君侯不听劝阻,此举无异于将珍宝弃之于穷极之地,不过片刻就会被哄抢而光。”

  宫之奇万分无奈:“得君如此,国难续也。”

  果不其然,晋国依仗虞国借道,轻易灭了虢国,晋上将军里克返国途中感染急症,驻军徘徊于虞国不前。晋侯携重礼,亲至虞国道谢,虞侯不曾防备,晋军里外合围,一并灭之,俘虏虞侯及众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