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袍泽_作者:水木糖籽(71)

2019-04-01 水木糖籽

  庆郑连忙请罪:“微臣不敢。”

  虢射朝庆郑使了个眼色,道:“君侯今日累了,掌司还是转告秦国使臣改日觐见吧。”

  庆郑有些为难,回道:“来使说事情紧急,今日一定要见到君侯,多晚都等,不肯离去呢。”

  夷吾不耐烦地问道:“究竟有什么大不了的事?”

  “秦国大涝,受灾严重,粮食全都被水淹了,正遭饥荒呢,想请晋国救济。”

  夷吾忽然笑了:“嚯,这就有意思了。风水轮流转,去岁遭灾的是我们晋国,今年也轮到他们秦国了。”

  虢射谄媚道:“君侯亲政爱民,老天自然会庇佑晋国度过难关。秦侯定是做了什么有违德行之事,才会招致上天的惩罚。”

  夷吾心里听了很受用,面上却摆摆手道:“洪涝干旱,本也是天道自然,说不准的。”

  庆郑谏言道:“微臣以为,百姓无辜,饥荒受难的都是大周的子民,君侯身为姬姓宗族,自当仁义为先,以万民为重。”

  “掌司说得对。”虢射截住了他的话,“晋国去岁才遭了灾,此刻连自己的子民都顾不全,哪里有多余的粮食去救济他国?更何况如今沙鹿山那边的事还没完,君侯心忧晋国百姓,自然无心顾及他国之事。”

  庆郑反驳虢射:“秦晋为友邦,又是近邻,秦国的君夫人还是君侯的姊妹,他们之前舍出二十万石粮食救济我晋国,知恩图报,咱们也应当救助秦国才是。”

  夷吾本来听得好好的,突然有些不大高兴了:“秦晋两国虽是盟友,实际上关系如何,大家心里都清楚。嬴任好一贯以为孤是凭他的助力才得了这晋侯的位子,从没将孤放在眼里,处处凌驾于孤之上。还有那姬尚格,孤去了那么多书信,她总顾左右言其他,不是关心贾君,便是询问申生的兄弟,可曾正经说过一句于孤有益的话?孤为何要帮秦国?”

  庆郑晓之以理:“诸侯以信义立国,大周上下这么多双眼睛看着,若晋国助秦,不仅还了秦国去岁的恩情,还可以在列国中搏一个好名声,何乐而不为?”

  虢射不以为然:“掌司说错了,秦国并没有如约将二十万石粮食运抵绛城,不仅延期,还少了两千石,违背两国约定,何来的信义与恩情?”

  庆郑据理力争:“那两千石粮食是分给了汾河沿河的百姓,也算是运抵晋国,至于延期,乃是因为天寒河冻,秦国已经解释过了,算不得违约。”

  虢射不肯退让:“军令如山,秦国不惩处运粮的将士,分明是不把我晋国放在眼里,微臣不主张济粮。”

  两人一时难分上下,又将难题抛给了晋侯:“还请君侯定夺。”

  夷吾敲打着桌案,饶有兴致地看着桌上的烛火,嘴角似笑非笑:“此刻秦国有难,岂不是上天助我晋国?”

  庆郑大失所望,虢射转了转眼珠子,对夷吾做了个刀砍的手势:“君侯是打算趁机?”

  庆郑连忙阻止:“万万不可,乘人之危非君子所为。”

  虢射谄笑道:“诶,掌司这话说得不妥,秦国尚武,怎会不懂‘趁虚而入’乃兵法之妙招?”

  庆郑高呼:“此举定然会激怒秦国,引起两国纷争,请君侯三思啊!”

  “孤便是三思过了。”夷吾走下台阶,“秦晋不睦久矣,此刻秦国遭难,正是杀他威风的好时机。”

  “君侯英明。”虢射得意得看着庆郑,自己与君侯的想法一致,你庆郑算什么东西?

  庆郑又谏:“君侯,不思回报背弃盟友是不亲,庆幸他国之灾是不仁,贪爱自身而不普惠万民是不祥,乘人之危激怒他国是不义,若四德皆失,何以守国?”

  虢射道:“秦晋结怨已久,土地尚且不愿给予,何况粮食乎?所谓‘皮之不存,毛将安附’?掌司还是要看清自己的身份。”

  庆郑道:“秦晋皆是大周的子民,背弃盟友,不睦邻国,他日若晋国有难,还有谁肯周济?无信则患难,无救援而亡国,前车之鉴不在少数。”

  “你是在咒我晋国罹难吗?”虢射咄咄逼人,“若真如掌司所言,就更不能将粮食送给秦国了,增强他们的实力而使我国陷于危难,掌司难不成心向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