矜荣_作者:白小圆(523)

  如此,便得换个说辞。

  她默然几息,整理好腹稿,慢声开口道:“父亲误会了……官家赐婚旨意确实下的太过仓促,女儿乍听之下也觉得十分错愕。

  当初楚魂魄失掉一只,皆因祖父修缮的观星台使然,回京路上遇刺虽假,失魂昏迷不醒却是真。

  女儿救他性命被官家看进眼里,他恐女儿身份暴露求官家赐婚,此举虽然莽撞,也算知恩图报。

  抛开青炎族之事不谈,单说楚这个人,女儿与他在肃州共同经历过一些事,算得上知根知底,所以对这桩亲事,虽感觉愕然,却也并非完全不能接受……”

  云颂听见这话,将她一把扶起,淡淡说道:“皇家子弟,实非良配,从太祖到官家,再看看康王和谦王,你当知道,他们家人在男女之事上颇为荒唐,为父实不想让你深陷其中。

  我方才又想了想,当初你们的八字是你大伯合的,正好你大伯母心怀不轨,倒不如以八字有误为由,将赐婚之事抹平,再借此让你大伯退出朝堂,一举两得。”

  云初心里五味杂陈,自己说了这么多,父亲还是不为所动。

  若当真用他说的方法,将赐婚之事抹平,父亲非但会失了官家的宠信,就连府中也会家宅不宁。

  父亲出此下策,归根结底,还是处处在为她考虑。

  “父亲忘记了,女儿如今是官家钦赐的荣安县主,又深的长公主的宠爱,便是成亲,也有长公主为女儿撑腰。

  倘若楚当真是……那样的人,以女儿的性子,又怎会甘愿在后宅忍气吞声?更何况,还有您帮女儿看着呢!”

  见云颂若有所思地看着自己,她继续恳切地道:“如今既知大伯母与青炎族有所勾结,女儿的身份……在背后之人那里恐怕也藏不住了。

  前些天宣阳长公主的生辰宴上,女儿还和楚一同搞了些事情,我和他早已绑在一条船上,贸然退婚,只会令事情更加难办……”

  云颂神色复杂地看着她的面容:“我犹记得,你当初在我面前哭求过不想困于后宅之中……若我当日没有出京,你也不会如此身不由己……”

  “父亲,女儿以前确曾想过,此间事了,便随您一起畅游天下。

  如今的情势,已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当初决定回京,个中厉害,女儿已经想清楚明白。

  如今这等身份,便是不嫁给楚,背后之人恐也会在婚事之上做手脚。

  当初女儿想要孑然一身不假,如今心甘情愿嫁给楚亦是真。

  人生在世,岁月悠长,良人可遇而不可求,如今遇上楚,相携走上一程,若确非良人,有您和长公主,再作打算不迟。”

  云颂沉默地看着自家女儿,良久,他负手说道:“你且先回去,你们两个的婚事,让我再想想。”

  第351章 皇帝心思

  云颂目光沉沉地看向云初,大袖一挥:“你莫不是被秦王的皮相迷了心窍吧!婚姻之事,岂是儿戏!

  合则留不合则去,你可有想过将来若与秦王有一儿半女,又该如何安置?

  到时你又真的能狠下心,忍受骨肉分离之苦?

  多少女子困顿于后宅,皆因放不下儿女,委曲求全。”

  云初一噎,两世她都不曾有过孩子,这种事情委实没有想过。

  “且不说别的,楚家之人皆好女色,官家以后若赐女人到秦王府上,你又该如何?

  整日与那些女子争风吃醋?又或者视而不见、忍气吞声?

  仅凭这一点,楚家之人,实非良配!

  如今你既处处为他说话,想来多少对他有些动心,你们这个年龄,正是儿女情长之际,鉴于你以上所说,这桩婚事到这个地步,我不同意,也不反对……”

  说到此,他意味深长地看向云初,继续道:“我明白,此时若反对,你们一定更想到一处去!

  此事暂且搁置一旁,仓促成婚绝无可能,且处上几年,等到热情冷却一些,咱们再来讨论此事。”

  说完这些,云颂不再看云初的神色,拂袖离去。

  云初怔怔地站在原地。

  父亲作为一个饱读诗书的古人,说出这番话,设身处地为她考虑,将她在这场婚姻中,可能遇见的种种情况,设想得清清楚楚。

  而自己作为一个曾经的现代人,当真考虑清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