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沧月应有盟_作者:梨花煮粥(29)

  一支箫曲吹罢,段暄凝望着幽暗的苍穹,神色沉静如水:“阿晚,在我年幼之时,我曾是世家的王孙公子。我父亲是一位权势滔天、战功显赫的王爷,我母亲却是江湖上极负盛名的美人,她并不喜欢我的父亲,后来却嫁给了他。”

  晚吃了一惊,忙道:“什么?若是不喜欢那个男子,怎能相嫁?”

  段暄沉吟道:“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你若想知道,我说给你听。那时我母亲还不过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女,她是上一任魔教教主之女琴幽,出身高贵,又冰雪聪明,已经被策为长乐崖下一任圣女。

  但我母亲虽然出身魔教,却不喜欢打打杀杀,唯独喜欢弹琴,她的琴技出神入化,每当初春之时,她一弹琴,便引得百鸟来朝,蔚为奇观。

  那一日她在长老会上溜了出来,携琴独自去了长乐崖,一个人弹起琴来。

  她弹了一支《静观吟》,又弹《竹吟风》,正满心沉浸在优美典雅的琴曲之中,尘心尽涤。

  忽然听见一个声音笑着说:‘姑娘琴艺绝佳,但依在下看来,姑娘方才起承转合之间,似乎琴音略高拔了些,少了圆润蕴藉之美。’这声音听着陌生,却低沉磁性,很是动听。

  长乐崖乃是魔教圣地,除了教主、圣女和诸位长老,等闲教众一律不得擅入,是以那儿风景虽美,却寂静无人,唯有鸟语风声。

  母亲听了这话,不禁吃了一惊,转头向那声音出处望去,只见一个少年笑吟吟地倚靠在一棵桃花树下,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她,那模样跳脱飞扬,玩世不恭。

  母亲见他是个陌生人,很奇怪他怎么能登上长乐崖,崖下教众却没有人出声示警,说道:‘你是谁?这儿是不许外人来的,要是被我哥哥知道了,一定不饶过你的。’

  那少年笑嘻嘻道:‘姑娘,咱们才刚认识,你就这么关心起我来啦?’

  母亲听了他这话说得轻薄无礼,很是生气,说道:‘谁关心你了?我也不认识你。’那少年微笑道:‘咱们这不就认识了?我姓苏,双名云异,你若喜欢,怎么叫我都成。’”

  那时我母亲听他说了姓名,说道:‘我不爱认识陌生人。’

  苏云异听她说得冷冰冰的,一点也不生气,仍是脸带微笑,说道:‘你不爱认识我,在下却很想知道姑娘芳名呢!’

  母亲不答,那少年也不生气,笑道:‘你不说我也知道,你叫琴幽,是魔教中的第一美人,今日一见,名不虚传。’

  母亲听他越说越是轻薄放肆,心中不悦,衣袖一拂,抱琴便要下崖。

  忽然一阵笛声随风传入她耳中来,婉转动听,她只听了片刻,便觉得心旷神怡,心头说不出的舒畅。

  她转头望去,那少年手中执着一支竹笛,横于唇边,悠然吹奏。曲调旋律宛然便是她刚才弹奏的《静观吟》,但改琴为笛,某些段落稍加变化,更为流转自如,幽雅悦耳。

  听到后来,她宛若身处春夜幽谷,仿佛有人羽冠鹤氅,在月下竹林里焚香抚琴,听到后来,她心中莫名地澄净下来,万物静观,天地安宁。

  那少年一曲吹罢,曲调一转,又自吹奏起《竹吟风》来,清空骚雅,宛然有君子虚心靖节之意,风声呼啸,仿佛正为笛声伴奏,柔缓如童年梦境里的歌谣,在她耳畔久久回响。”

  晚听得悠然入神,低声问道:“段大哥,后来怎样?”

  段暄清隽的脸上满是寂寥萧索之色,轻声续道:“那少年走了过来,摘下一朵桃花,别在她如云青鬓上,微笑道:‘世人皆道桃花为佳人增色,这朵桃花却是因姑娘而增色。’

  只为他这句话,我母亲便倾心于他。

  可是那苏云异是名门正派的高徒,我母亲却是正派眼里的魔教妖女,他二人的心意刚被世人所知,便掀起了轩然大波。当时的魔教教主闻讯大怒,将她锁在长乐崖上,命众多高手把守,不许她下崖半步。

  苏云异后来甘冒奇险,再次偷上长乐崖,带着她一起逃走。但很快就被魔教教主领着人追了上来,苏云异寡不敌众,被刺中了一剑,剑上又喂了剧毒,命在旦夕。”

  晚听得心惊胆战,“啊”的一声,钻入他怀抱之中,簌簌颤抖起来。

  ☆、第 16 章

  明月西沉,挂在苍穹一角。

  清辉斜照着他的侧脸,鼻梁高挺,笑颜中带着淡淡的哀愁落寞:“对不住,阿晚既然害怕,那段某便长话短说,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