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避和亲的日子(重生)_作者:狐说九道(12)

  至于其它八辆马车全数赶到路旁,留了将军府几个侍卫看守,等着宰相府里下人前来寻他家小公子。

  七辆马车,三辆没显明标记在前,四辆有着宰相府印记的跟在后面,还有一干不是本地人打扮,显得风尘扑扑却不掩彪悍的侍卫跟随,在哪也算是引人注意。更不提那估领路的又在洛京地界绕来绕去绕圈子,更是吸引一众闲人与有心人的目光。

  一路走到宁安伯府后,身边跟着的看热闹打探消息的不知凡知。

  将军府侍卫们视若无睹,张管事人单力薄有心无力。

  等到在京城绕了好大一圈才走到宁安伯府的张管事,带着七架马车及跟随的一干漠北军汉,看到的就是一座四门紧闭,空无一人的宁安伯府。

  “张管事,你不是说已经派人送信回家,家里人都满是欢喜的等着我到来,这大门紧闭是怎么一回事?”隔着布帘看不到人,只听得见声音里满满的疑惑味道。

  “六小姐放心,且容我上前问问。”再次擦拭着额头上细密的汗珠,张管事躬身,再摆不出前几日代表长辈心腹下人时高高在上的架子。

  “不必,张管事可是代表长辈来,怎可劳烦?来人,上前扣门。”车里幼女稚嫩的声音明明还是那么周到客气,却带着股令人不敢违逆的威势。

  这一番上前扣门自是得不到回应。

  “没人应?且向四邻打探一番。对了,拿着书信带着张管事一道前去。让邻居们帮忙认认人和信到底是不是宁安伯府里的,若有不对立刻把人捆了,与书信一道送……如今京城里管事的是哪个衙门?你们自去打听,哪个衙门都去试试,青天白日天子脚下若有骗子出没,这事说来真是吓人。”

  这话已带了几分不客气,可张管事却连声都不敢吭,就眼前情形,人家起疑也是应有之意。

  幸好,有周边各府下人作证:张管事是真的,至于手书既有宁安伯世子印鉴为证,想来也假不了。

  至于过了众人手,信中所书内容被人细辨后传扬开来,这可是没奈何的事。

  “我千里迢迢进京寻亲,却遇宁安伯府大门紧闭,也不知府里出了何事,心里甚是煎熬。都是骨肉亲人,小女子我、我、我此时真个六神无主,烦请洛京诸位热心人帮忙打探一番。”

  车里女声稚嫩,听起来似乎都带了哭音。

  这一番动静就闹大了:随行这一干人等不但往四邻周边打听,连过往路人都要被拉住打探一二,看能不能得到什么有用消息。

  嫡出一脉的幼女千里进京投亲,这都是有书信及宁安伯府管事为证,可偏偏到了宁安伯府面前却遇大门紧闭,这就不由让人浮想连翩,脑补出无数故事。

  听了这样的故事,纵有扰民之嫌,被打挠的众人心里也很是体谅:心忧亲人孝心可嘉。

  若是真有什么消息能帮到这位孝女,自己脸上也是有光彩。

  不知哪个府里的下人期期艾艾吱唔着开了口:“一柱香前,宁安伯府里突然间大门紧闭。”

  一众看戏不怕台高的看众那叫个群情哗然。

  “这,这算怎么回事?”车里的幼女虽看不见人,只听见嗓音夹杂了丝丝哭音,很是令人怜惜。

  让人怜惜的幼女刚接过小侍女递过的一盏茶,轻吹浮沫悠然自品,说了这么一大通话,需得润润喉方好继续。

  第7章 第 7 章

  墙外人声沸腾,各路闲人议论纷纷。

  硬撑着不敢开门的宁安伯府内一干人,听着门外那出大戏,才真似被放到热锅上的蚂蚁。

  女眷如今是不顶事,拿了帕子遮了眼,低眉顺眼作淑媛状,个个乖若鹌鹑。自古便是女主内男主外,这府外的事就该男人出头拿主意。

  宁安伯家三公子气急败坏来回转圈:“我们都不要她进府,她还这么不依不饶的到底想干什么?”

  “你们当初不就拿着长辈的款,现在人在外面,你们谁去接待?记得把人家的托付安排妥当,人家可是打着为着长辈出头的名义办事。”

  宁安伯如今年近六旬,坐在堂上满腹怨气。

  当年之事虽有自己的私心,偏心继妻次子,可也想着两全其美,才会把长子给舍出去换个家宅安宁各自欢喜。

  谁知风水轮转,看到长子在漠北混的风声水起便眼红的一家子,背着自己写信派人,想拿着长辈的架势去欺压一个年方十岁的女孩子。当年的事世人不知,这一家子谁不是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