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你已经铸成大错,让你来北京更是错上加错。我不能再耽误你了。一万声的对不起,可是分手真的是我们最好的结果。如果你有什么生气的话,只管和我说。无论你说什么,都是我应该承担的。无论你如何看待我,都是我活该。总之,真的对不起你,无法表达我的歉意。只希望和我一起的经历没有让你对人生产生怀疑,没有对爱情产生怀疑。善良温柔又独立自强如你,一定有更美好的在前面等你。
孟朝宗
9月20晚书奉
我本来想只字不回孟朝宗的。可我不想自己表现得那么明显的失败者愤怒者形象。但我也不想做一个宽宏大量的人,别人打了我的左脸还贴上右脸让他再打一次。我努力控制自己情绪,端坐在电脑前看着这份来信良久,千般爱恨情仇,最终化作聊聊只语: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走好不送。
哦,知道了,原来我只是他孤单寂寞时一个安慰品,只是他精准的人生计划里一个始料未及的意外。
叶子的离去,是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他就这样,猝不及防地来到我生活,然后又猝不及防地走了。似乎没有留下一点痕迹。当初,站在我面前毫无预警地说,喜欢我的人是他。远隔千里,殷勤相邀,让我来北京的人也是他。最后洒脱地说分手,不留半点情分的,还是他。在我们这场关系中,我竟然如此地位卑微,放弃自已,无论去留,都没有自主权。
北京似乎已经不是我值得留恋之地。可这是我奋斗了一年多的地方啊。一年多来,我走遍了中关村及周边的街头巷尾,熟悉这里的每一个书店,终于要喜欢上这个有点雾霾、有点拥堵、房价一路高歌猛涨的城市了。可是没有了值得托付的人,最终能留下什么,只是身心破碎、一片狼藉的人生。我把手头的工作迅速作了了结,闭着眼睛点了点中国地图,睁开眼看是中国西南。跑到丽江去了。
☆、第 35 章
在丽江大理昆明晃荡了一个多月后,我选择回到了广州。联系上陈婧,告诉她我和孟朝宗分手了。接我的时候,陈婧拉着罗峰开着一辆小奥拓一起过来接机。归功于大二那年寒假张汝超组织的同学会,罗峰在会上借酒对她进行了表达,大学毕业后他们走在了一起。我自己虽然情伤未愈,可是看到陈婧和罗峰有情人走在一起,真心为他们高兴。罗峰虽然是大专毕业的,但头脑灵活,对做生意感兴趣。毕业出来在家里帮助下,在广州火车站附近的服装批发市场盘下了一间商铺,做起外贸生意。陈婧刚好学外语的。之前陈婧读书的时候罗峰就有意无意请陈婧帮忙,后来两人就自然而然在一起了。经过两年来的打拼,也是遇到这几年来广州与亚非拉国家外贸往来频繁,生意越做越顺手。小小的一间铺位一年下来几十万的利润。两人已经把结婚提上议事日程。
陈婧罗峰租的房子在白云区靠火车站附近。我不好意思老蹭在她家里当上千瓦的灯泡,再说他们两人生意繁忙,这促使我赶紧找工作搬出来。我在北京销售中小学教辅书籍的经历帮助了我,正值南方一家以直言着名的报纸发展迅猛广招人才之际,我成功应聘进了自己一直非常喜欢的这家报纸媒体。从报纸推广销售做起,接着考取报社记者,成为了这家全国知名都市报的一名小小记者。我的生活表面上没有任何变化,活动范畴只不过从以北京中关村为主换作了以广州天河区为主,从北漂换成了广漂。但我喜欢这份工作,喜欢这家有热血有担当的报纸,也把工作当成了自己最大的寄托,每天外出采访、赶新闻写稿都像打了鸡血,精力充沛,全力以赴,玩命似的。可是对工作之外的同事聚会、逛街购物,一概不感兴趣,亲戚、同学、朋友,除了陈婧一概没有联系。个别男同事或有意试探或旁敲侧击,一律回绝。回到自己的公寓里,看着这个城市的万家灯火,车如流水马如龙,一种沮丧感、无根感却不可遏制。对自己太傻太天真的沮丧感,对整个人生的无力感,让我的生活似乎什么都没改变,却全都隔了一层玻璃一样,除了工作什么都提不起劲。不由感叹“士之耽犹可脱也,女之耽不可说也”。
但世界是很奇妙的,你在失恋要死要活的时候,却有人情到深处,要结婚走在一起,承诺共度余生了。
回到广州一年多后,菲菲结婚的信息到来。我换了电话,也就告诉了陈婧,她打不通我原先的电话,聪明地找到陈婧,亲自打了电话过来给我,让我务必去参加她的婚礼。还说很多同学会来,大家正好聚聚。还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让我做伴娘,让我不能推辞。陈婧告诉了她我的电话,但没告诉她我失恋,已从北京回来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