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远大师闻言,一双白眉不自觉的皱了起来,那双如年轻人一般炯炯有神的眼睛忽地暗了下去,双手合十,口中轻诵佛号“阿弥陀佛,老衲痴长欧阳施主几十岁,却也无缘与两位伟人相识,实乃平生憾事。”
叶孤臣见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说得甚是热闹,便插话道“大师,晚辈观您年纪,应与高祖和叶将军相差不多,您老过的桥也比我们这些小辈走的路还要多。孤臣喜读史书,可是在读本朝史书之时,却产生了一些疑惑,不知大师能否帮晚辈解惑?”
大师此时早已恢复到那个无喜无忧的高僧的状态,便道“叶施主但讲无妨。”
孤臣便道“我大周史书记载,高祖皇帝幼失姑恃,不知其父母为谁,后由欧阳帮主抚养长大,那高宗皇帝的出身来历您清楚吗?”
觉远大师道“高祖皇帝与高宗皇帝并无血缘之亲,高宗皇帝也是幼失姑恃,后遇到叶倾城将军和高祖皇帝,便一直跟在叶将军和高祖身边,高祖皇帝教其武艺,叶将军教其识字读书,二人待其如自己的孩子一般疼爱。
叶将军退隐之后杳无音迅,高祖皇帝遍寻之而不得。恰逢此时,皇后病逝,高祖皇帝痛失挚友与爱妻,伤心欲绝,决定此生不再娶妻,便将高宗皇帝更名改姓,上了皇家族谱,立为储君。”
叶孤臣听闻此言,深感意外,觉得这个高祖皇帝真是个思想超前的帝王,随随便便将皇位给了一个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之人。这怎么看也不像是封建帝王能做出来的事啊!难道高祖皇帝便是那个穿越者?
欧阳琦此时却道“大师,您所说的那个朋友,与高祖皇帝有无关系?”
叶孤臣瞥了一眼欧阳琦,心道:欧阳琦竟然也能将这两者联系到一起,看来此人委实不简单。
“当然无关,老衲如若当年认识高祖皇帝与叶将军,又何至于虚度数十春秋!”
叶孤臣道“大师,人各有志,您又何必谦虚!晚辈听您一席话,获益匪浅。不过,晚辈还是有一点疑惑,高祖的行事作风,与我们所知道的历朝历代帝王皆不同,联系您说过的回到别的世界的朋友,总觉得两者有所联系。”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又有谁能说得清呢。有些事情,至今尚无定论,老衲也不甚明白。”
然而,叶孤臣在心中已暗自将高祖与穿越者联系到了一起。暗中思忖,需找个机会,单独见觉远方丈一面,兴许老和尚知晓穿越回去的方法,叶孤臣还是更喜欢自由自在的现代的生活。
三人又聊了些无关紧要的话题,叶孤臣借口怕下人找不到自己,便首先告辞离开了。
觉远大师与欧阳琦送走她之后,不约而同地站在原地,久久未动,亦未有言语交流,只是不约而同的盯着她离去的方向,仿佛送别的是一个久别重逢的故人。随后,一老一少,一僧一俗,竟同时叹了口气,然后相携回到寺中,远远看去,他们的身影竟然特别像一对祖孙。
叶孤臣来到外面,三个丫头正没头苍蝇一般到处找寻她。四人会合之后,叶孤臣因有心事,无心继续游玩,便径直回城。此时,路上已满是前来烧香的人群,道路堵塞,寸步难行。三人寻了条小路,在正午前回到了城中。
叶孤臣不知道的是,自她离开龙兴寺,便有人暗中尾随,直至看到她们平安回到叶府,方才离去。
当天晚上,孤臣平生第一次失眠了。思前想后,她总觉得觉远大师的话中另有深义。那个穿越回去的朋友到底是谁,真的会是高祖吗?那大师又会是谁?如果说二十五年前高祖离世,是他回到了原来的世界,那大师原来的身份又是什么人呢?对于高祖便是穿越者这个结论,她隐隐觉得哪里不对,但又无论如何想不起来因由,冥思苦想而不得解之际,便顺手拿起承影剑,心想反正也睡不着,不如出去练套剑法。
手触到承影的一刹那,忽然灵光乍现,上官倾城将军去南宫世家归还承影剑时,曾经说过自己要回家了,那是很远的地方,承影去不了。当时,听这句话时,并没觉得有何不妥,现在想来,再遥远的地方,也没有一把剑不能去的道理,除非那是另一个世界,任何有形之物皆去不了,唯有人的灵魂可以穿越过去。
再联系叶将军的突然出现与消失,他对天下形势的精准预测,在契丹人崛起之前,便将其赶到漠北,使大周避免出现北宋时期三国分立的局面。解决了契丹之后,又马不停蹄地西进平定定难军之乱,使历史上的西夏没有机会出现,彻底将大周,辽,西夏三国并立的历史轨迹消灭于萌芽之中。不止于此,又南下交趾平定静海军,遏制了后世越南独立于中国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