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洪湖住院的那些日子_作者:潍水轻舟(33)

  按摩室里只有两个患者,却不见祖大夫的影子。我与小何就坐在了按摩室右侧的连椅上等着。

  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那两个患者等不及走了。近中午时分,祖大夫汗流满面的回来了:“小孙,小何,让你们久等了,真的很抱歉,上午有急事,没来得及告诉你们,下午吧,下午你们再来按摩吧……”当我与小何得知,祖大夫今天上午不在按摩室的原由时,不由得心生敬意,感慨不已。

  第三十二章

  1981年9月24日

  一只杯子,装上茶水,就可以美其名曰为茶杯。一只杯子,倒上啤酒,又可以名正言顺地称其为啤酒杯。一个人的举止言谈时时事事,总是体现出一种善良的行为,就可以说这个人是一个好人。一个医生时刻都铭记着,一个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并能够不断地去践行着这个理念,乐于助人,急人所急,他一定是一个好医生。

  昨天下午,我与小何从按摩室做完按摩,回到病室。和李姨,小陆,周老师,范老师,说起祖大夫和按摩室的王大夫一起,用两三个小时的时间,陪着病人去办理住院手续的前后经过。大家听后都感动不已。

  听祖大夫说,那母女俩是从吉林省F县来洪湖中医院,是给女儿治腿的。女孩十七八岁的年龄,由于患类风湿病,身体十分虚弱,腿已变形,拄着双拐走起路来,也那么的艰难。母亲不到五十岁的年纪,也瘦弱不堪,肩背一个包袱,行动也那么的吃力。为了她们心中的那一线希望,千里迢迢一路奔波来到这里。当周院长了解了这情况的时候,非常的同情,他与院里的大夫商量后决定,特出情况特出对待。虽然院里床位紧张,也要想出办法给予安排。周院长就安排了祖大夫,王大夫去办理此事。祖大夫从家里拿了一张简易床和被褥,给陪护的母亲。王大夫拿了床单和一些日用品,给她们母女俩,周到而细致的安排面面俱到。把她们母女俩感动的热泪盈眶,连声说着,谢谢。大夫能把病人当亲人的行为,我们也对此都感到无比的敬佩。

  我们楼上的二病室,三病室的病友聚在一起,李姨,周老师,范老师和我与小何,小陆全体成员商量决定,今天就去楼下的九病室,看看从吉林F县来的那母女俩。具体时间是上午,等我与小何从按摩室做完按摩回来后,由范老师带队和我们一起去。

  早饭后,小何就来到我们病室,和我一起去了按摩室。我与小何对祖大夫说,今天上午,要去看望从吉林来的母女俩时。祖大夫听后想也没想,就对王大夫说:“老王。”“什么事呵?”王大夫一边整理着按摩床,一边问。祖大夫说:“今天麻烦你给小孙做,我给小何做,他俩做完还有事要忙,我呢,在这里向你也求个人情。”王大夫上下打量着祖大夫:“好啊,我的祖大夫,也学会客套了。小孙交给我没问题,一定要做好,还要舒服。来吧小孙,我们马上就开始。”我趴到了王大夫的那张按摩床上。一开始给我按摩,我就觉得王大夫和祖大夫,恐怕也是一师之徒吧?那手法,那套路,该轻的地方轻,该重的地方重,轻重有序,推揉并进做得那么顺畅自然,感觉是那么的轻松舒服。半个小时过去了,王大夫和祖大夫,同时给我与小何一起做完。我谢过了王大夫,小何也与祖大夫说了几句玩笑话,就离开了按摩室。

  去楼下九病室看那母女俩,由范老师带队,一行四人,其余三个队员,是我和小陆,小何。临行前李姨拿了五元,周老师五元,我三元,小陆三元,小何四元,一共二十元。把钱一块交给了范老师。范老师从家拿了一袋莲子和一盒藕粉。有钱有物的,虽不多,但实际到了楼下,我们敲开了九病室的门,对病室里的病友,说明了我们的来意。病室里的病友,又是给我们让座,又是给我们倒水,非常热情的接待着我们。

  吉林省F县的母女俩,得知我们是来看她俩的时候,更是受宠若惊。女孩的母亲眼含热泪,不知如何是好,嘴里不断地重复着:“谢谢,谢谢你们。”范老师走到女孩母亲面前说:“大姐,我们都是一样的人,说是同病相怜一点也不过分,一点也不假。为了表达我们的一番心情,这是我们楼上二病室,三病室全体病友的的一份心意,望你收下。”范老师说着就把莲子和藕粉,以及那二十元钱一并交给了女孩的母亲。女孩在一旁激动不已,颤顫唯唯的也含泪向我们道谢:“谢谢叔叔,谢谢大家对我的关心。”小何和小陆,上前拉着女孩的手,说了许多关心体贴的话。我对女孩的母亲说:“大姨,你不用客气,以后有什么事就尽管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吗!我们大家都会尽力帮助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