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海:“什么,你说什么!风太大听不见!”
君无乐:“……”他又是无奈又是叹息的,背后是滔天大火,手腕处却传来更加令人心惊的灼热感触。
风呼啸着从脸畔吹过,火星随风起舞。偌大空谷山,不消片刻就被烧得寸草未留,一片光秃秃黑梭梭的景致中,而危及性命的大火依然在怒号,在这种情况下,就连君无乐自己都没注意到,他竟然是在笑。
两人赶到江边时衣摆都有不同程度的烧毁,脸上又是泥又是灰,好不凄惨。
一抬头,就看见了等在江边的顾长英。
送长盛先回到锦衣斋,顾长英又回返空谷山等人。就在他焦急万分,差点要进火山寻人时,那两位祖宗可算出现了。
“臭丫头,又是你做的好事吧。”提起小火罐,顾长英就一肚子气,“你这小丫头片子怎么就这么爱作死呢?”
墨海一脸无辜:“怎么就成我一个人的好事了,火罐是来江南前义父给的,用来保命,点火的东西是小侯爷给的,我只负责点燃和抛投罢了。”
“你还有理了。”顾长英被这番不要脸的说辞给震住了,他一个人在这儿担惊受怕,生怕两位祖宗被一把火烧得连尸体都没有,不成想眼前这祖宗非但没有半点惭愧,还有心思同他吵架,“我可真服了你了,祖宗!”
“不敢当不敢当。”
君无乐被吵得耳膜直颤,只好打圆场道:“我们先离开这儿,后面不确定是否还有追兵。”
等到三人上了船,顾长英心里那块石头才堪堪落地,船夫的目光在君无乐和墨海身上逗留好片刻,说:“受累了吧,也不知道是哪个王八蛋放的火,这事儿已经传到闵大人那里去了,烧山贼真是不得好死!”
“王八蛋”烧山贼正襟危坐,语气无比正经:“正是,放火之人简直十恶不赦罪大恶极,真该就地正法!”
顾长英:“……”
君无乐:“……”
作者有话要说:
墨海: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今儿回娘家!
君无乐:你可拉倒吧。
-----
烧山不值得提倡!不值得提倡!不值得提倡!要做遵纪守法好公民!
第22章 中毒
也不知是不是体力消耗太多,墨海上船没多久便感觉困意袭来,她小小的坚持了一会儿,终是扛不住铺天盖地的的睡意,就这样靠在船舷边,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
君无乐见她的头一点一点的,不由慢慢挪过去。墨海的头甫一碰到他的肩膀,就像黏了一块狗皮膏药,赖着不走了。
见此情景,船夫乐道:“你们姐弟二人感情真好。”
君无乐笑了笑,转而问起了另一件事:“船家,不知能否问问,在空谷山养蚕种桑的余家是什么时候来江南的,余家大公子又是几时病倒的?”
船夫回忆片刻,说:“他们一家五六年前就来了,具体是哪儿人没有说过,只说是从西面来的,因为闹了饥荒才迁徙到江南定居。那年蜀州旱灾,庄稼收成不好,我们这边或多或少也听说过,大家就默认他们是蜀州那边来的。余家来的第二年,上面的人就来征收土地了,说要改革工厂规模和制度。余家比较惨,因为是外迁人员,没有分到地。至于余家老大几时生病……这个,好像两年前就没有出现过了,哎,也是命不好,还不到而立。”
二十年前定国侯平定战乱,大朝国内纷乱慢慢平息,渐渐地人口流动相对减少,若非瘟疫、旱涝等灾害,当地百姓几乎很少变动。
再者,史明渊继任的这十二年来,推行过不少惠民政策,每年都会按时给各地发放足够的粮食,若是发生天灾,当地衙门会率先开仓发粮、接济难民,然后再上奏禀报朝廷,老百姓生活安定,不会再同之前一样遭遇点什么就举家迁徙、跋涉万里。
六年前蜀州大旱的事情君无乐还是有记忆的。
如今的世道贪官多为尸位素餐,如同蛀虫,隐藏在各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却也依旧有为国为民忧心天下的清官。六年前蜀州安平城及其周边村镇,连续五月滴雨未落,当时的安平知州可谓殚精竭虑,把自己绵薄的家底全拿出来接济灾民。
史明渊为体恤难民,接到消息的第一时间派遣君清裴护送粮食前往蜀州赈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