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在古代_作者:吃什么都是酸的(46)

  时间不知不觉到了正午,刘明斗家的刘光勇和刘明庄一起过来叫吃饭了,刘永胜才恍然,时间过得真快呀,打过招呼之后,系好绑腿,也跟着出了祠堂。

  回到家中,第一件事是拿出穴位图对照,竟然是一个个对上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刘永胜走出家门,在屋檐下找到那种,经常看小朋友拿来划着玩的红色小石头,跨进大门,就看到踌躇不敢上前的刘娇。

  “姐。”刘永胜淡淡的打声招呼,准备回房,刘娇听后一脸惊喜,忙拉住他,弟弟,你不生气啦!哦,该吃饭了,我是来叫你吃饭的!”

  刘永胜,对着这样子率真的没心没肺的姐姐,很是无奈:“我没生气。”

  “真的呀,太好了!吓死我了,就知道弟弟最好了,才不会和姐姐计较呢!”

  看着满血复活的刘娇,也只能呵呵了。

  

第34章 接骨

  

  时间在慢慢流淌,天也慢慢变冷,农忙的时间也慢慢过去了,村民们终于有时间搭建房屋了,不管家里有没有适龄学武小孩的,每家人都自觉的前去帮忙,打砖的打砖,挖地基的挖地基,上山采石的采石,砍树的砍树……而刘永胜这些小家伙们,除了早晚会跟着学武术外,其余时间也都是在帮着打下手,递东西、扶梯子之类。

  半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了,也到了上梁的日子。这天吃过早饭,大家自发的拿了米、菜之类去了村长家,妇女们带上锅碗瓢盆,却是在祠堂外垒起灶台,准备做起酒席来!

  “大锅饭。”到这样的场景,刘永胜脑子里蹦出这三个字。

  “胜子。”村长刘明辉看刘永胜在祠堂大厅,吩咐着:

  “你叫上你师弟们跟你永强哥他们,搬桌子长凳过来。”

  “好的,明辉阿公。”刘永胜回应着,并拉着刘明辉身后的刘永明:“走,师弟。”两人相携着找人去了。

  水湾村背靠着大山,一条弯弯的溪流从水湾村前流过,一着,小溪的马路上,村民们来来回回的忙碌着。

  “师兄,勇叔、杰师弟他们应该不会在家里吧?”刘永明对找人很是头疼。

  刘永胜沉吟了一会儿:“唔,村里这么热闹,他们不在祠堂,那应该在建房子哪儿,其实咱们刚刚可以走祠堂侧门去那的,倒是我急躁了,走,咱们过去吧。”

  两人从刘明斗家与刘永胜家之间的巷子往里走,很快就看到村里的许多男人和孩子们在这,果不出刘永胜所料,刘永杰他们正在那看着,大人们,给大梁抛光,扎红布,挷拉绳之类。

  人找着了事情很容易就解决了,虽然刘永杰看刘永胜不顺眼,依然是按要求的完成了任务。

  吃过闹哄哄的酒席后,众人就准备着上梁了。

  新屋大门的地上,摆着村长家端来的三个馒头,还有一小方块肉,再一些花生之类的干果。

  刘明辉燃了三炷香,递给韩逍子,韩肖之子双手接过跪地,拜了三拜,直接插在祭品最前方,礼成后,村长一声幺喝:

  “上梁喽!”

  早就准备好了的两头抬梁的四人,喊着号子:

  “一二三,嘿呵!嘿呵!”

  慢慢地抬起大梁,两边墙上都放着两架木梯,这头由刘光宝,刘光平二人抬着斜着的大梁慢慢往上升,终于墙头上接应的人抓到了套绳,太多人了,刘光宝顺着木梯前下来了,拿过刘永胜递过来的毛巾,擦着汗:“终是快好了。”

  “爹爹为什么不用刚从山上砍的树作梁呢?”

  刘永胜看着不那么笔直的大梁,没有前段时间砍下的好,忍不住问,“扑哧!”一旁扶着梯子的刘永杰嗤笑起来:

  “这三岁小孩都知道的常识都不知道,还好意思问出来!”

  刘永胜才懒得理会他,回忆里还真是不知,每日里跟着奶奶没什么小伙伴,唯一的哥哥跟本不理会自己。

  小屁孩儿,哥可是比你大多大了好几岁呢,你认为的常识我有多少不知?我所知道的常识你又有多少知道呢?

  刘光保见刘永胜完全不理会刘永杰,只是一副好奇宝宝的模样,等着自己回答,嗯,我儿子果然不错,听有学问的说,这叫宠辱不惊呢。

  “刚砍的树木水分大,易变形,以后说不定还有可能裂开,而晾干了的木头没有水分也就定型了,就不会有这些事情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