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气死谁啊。
张愉不正经的笑道:“姨母,我来可是真有事。”
他能有正事怪了。
袁大娘瞪他一眼,道:“你姨父和你表弟在后头场上晒豆子呢,你过去帮个忙,该吃饭了我叫你。”
张愉虽然不愿意,不过他一个大男人也不好非得进屋里,只得咳了几声,敷衍道:“我转转,转转。”
袁大娘瞪他:“这可不是城里、镇里,全是乡里乡亲的,你手脚干净点。”
“知道,知道。”
张愉摇摇摆摆的走了,袁大娘扶着张大娘进屋,对袁大嫂道:“多加一碗米,再多烙几个玉米面饼子。”
袁大嫂抱怨:“粥都已经熬好了,还怎么加米?难道要吃夹生的?”
袁大娘啐了一口,道:“那你就再多添一瓢水。”
袁大嫂哎了一声,利落的掀开锅盖,又舀了一瓢水进去。
多加米她舍不得,加水可没问题,大不了人人灌个水饱。
张大娘忙摆手:“不用了,她姨,我和三郎是吃过饭来的。”
“得了吧,到我这儿你还客气什么。”
袁大娘让张大娘坐到炕里,道:“炕头热乎,你往里坐坐。”
给她倒了碗水,看她裤脚都被露水打湿了,不由得皱了皱眉,问:“姐,你来到底什么事?”
“这不嘛,三郎昨儿在城里遇着了姜家那大丫头。”她一脸愁苦的道:“三郎是个不长眼睛的,拿了人家的镯子。我听说她那后娘前头带来的方正受伤了?”
袁大娘道:“可不是,她们倒赖上我们家了,我正说吃了饭,让袁明过去打听打听,这人到底怎么样啊。”
张大娘叹了两叹,问袁大娘:“那这亲事,你是怎么想的?还做不做了?”
袁大娘没说话。
张大娘又唉声叹气的道:“我就是想问问你的意思,我怕你要是不愿意了,我也就不做打算,不管怎么说,喜儿是我外甥女,我盼着她过得好,总不能真嫁个……”
方正要是死了?袁喜就是个寡妇,寡妇日子有多苦?那是黄连水,苦得人直想吐啊。
就算方正不死,万一他残废了呢?袁喜嫁过去,还是吃苦受累,不得好日子过。
袁大娘没好气的道:“不做又能怎么办?难不成要退亲?姜家如今口口声声都赖咱们家灌了方正酒,所以才出的事……她爹的意思是,把喜儿嫁过去。”
张大娘为难的道:“姜家怎么这么不通情理?”
袁大娘道:“穷疯了呗,这时候了还讲什么理?”
“那也是,一家子孤儿寡母的,就方正那么一条根儿。”张大娘道:“我总觉得,三郎这亲事怕是要黄了。你说他个不长眼的,偷谁不好,怎么偷到人家姜家丫头身上。”
张大娘说着就哭了起来。
袁大娘也没办法,脾气上来,不管不顾的道:“有事说事,你哭什么?我明白你的意思,你不就是想继续做这门亲事吗?行,姜家要钱,我给不起,我把闺女赔给她们。”
第14章 第二朵(9)
张愉从外头晃荡着进来,袁大娘没好气的道:“我正说饭好了,想去叫你,你自己倒掐着时辰回来了,赶紧的,去叫你姨丈和你表兄回来吃饭。”
张愉道:“饭我就不吃了,姨母,我娘把话都跟您说清楚了吧?”
袁大娘指着他道:“三郎,不是我做姨母的嘴碎唠叨,你说你多大的人了,啊?
成天正事不干,偷鸡摸狗,到处祸祸人,你就是不为你自己以后着想,你也不为你娘想想?
她这半辈子,享过一点儿福没有?你这当儿子,不能尽孝道,还要让她背骂名,你亏心不亏心啊。”
张愉要是三言两语能就劝好的主儿,也不至于混到如今这个地步了。
他脸色一沉,冷笑道:“行嘞,姨母,您也不用拿我撒气,要是不愿意那就算了,本来当初我也没打算能拿喜儿表妹换成亲。
还不是我娘说喜儿表妹是个瘸子,怕是要嫁不出去成了老姑娘,我这才勉为其难的答应……”
袁大娘气得,眼睛都翻上去了,缓过这口气,指着张愉骂道:“你这小畜牲,我闺女腿有毛病怎么了?你当她嫁不出去?要不是看你娘可怜,我做什么要换亲,你,你这个王八蛋,给我滚,以后袁家不许你登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