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次命人给朕送来的东西可没有这东西好。”匡越接过匣子,随便看了两眼,顺手就放在了塌桌上。
“皇上莫说笑,光是那几张弓,还有那几斛的大东珠,咳咳咳……都绝非是这小小的匣子里的物什所能敌的。”
“那此次赈灾之事,你可有推荐之人”匡越的本意是想让姜渊亲自去,毕竟现在朝堂之上,他能够信任的,官位品级不够;官位品级够了的,又是太后那边的人。他怕那些人会因此尸位素餐,不好好处置此次雪灾之事。但是端看姜渊身子这般模样,他又实在是于心不忍。
“臣想去……”
“不行”不等姜渊把话说完,匡越直接一口回绝。他这副身子,去了趟幽阑,跟那群蛮邦胡搅蛮缠许久,劳心劳力许久,又急着奔波回京城来复命。若是一般人倒还无妨,但是他这副身子本来就有恙,赈灾之事比起出使幽阑只大不小。所劳心力只多不少。姜渊还怎么经得起这样的折腾?
只看匡越与姜渊说话时的语气,就能看出匡越对他的看重程度。所以在此事上,匡越是一点缓和的余地都没给他留。
若说这世上能有谁能如此跟皇上无尊卑上下的说话胡扯,可能也就汝南侯姜渊了,只是如今又新添了一个虞幼白。
第44章
“……虞庆海如何?”匡越脑海中突然蹦出一人选,思来想去,与其让太后党去贪墨赈灾粮草,还不若让身为丞相的虞庆海去。虽说无论是朝堂上,还是平日里,虞庆海一直是副温吞的老好人性子。但当初他能够毅然决然的从众皇子中选择了匡越,也能说明他只是表面如此,想要各方都得好罢了。当初是被自己的妻子女儿逼迫的无可奈何之了,才稍稍露出了一点自己想要从龙之功的野心。
“虞丞相其人,才干上倒是可以托付。但是就是不知他这棵墙头草,这次会往哪边靠。”姜渊的嘴一如既往的毒辣。但是却又一针见血。当初虞庆海的摇摆不定,他们都是见识过的。
而自从匡越登上帝位之后,虞庆海于太后党和皇上之间,又选择了保持中立的姿态。这种被形势逼的迫不得已时才往前挪一挪的模样,按姜渊调侃的话说,就像那王八缩进了壳里,不戳不动弹。
“皇上这是打算戳一下虞丞相了?”姜渊嘴一抿,一张眉目清秀的面上挂着戏谑的笑,因为过分瘦削,双颊因为这笑容,凹陷的更深了几分。
“此话从何说起?”匡越浑不在意的望着窗外一片萧瑟的竹子。
“他的女儿即将诞下皇嗣,您是想教他虞家立起来,帮您削弱太后党羽的势力?”姜渊出口的话虽是反问,但是其中肯定的语气已经压过一切。
皇上这是想要借着皇嗣之事,将一直不受世家大族们待见的虞家给扶持起来。也正好让虞庆海认清自己的处境,尽快的作出诀断。
虞庆海寒门出身,虽说学识上不输人,但是毕竟这底蕴在这。嘉国根深蒂固的门阀之见,迫使着他不得不低人一等。虽然如今他已经身居高位,但是仍旧摆脱不得门阀士族背地里喊他泥腿子。
这些对于一直好面子的虞庆海来说,一直是旁人碰不得提不得的痛脚。这也是他一直保持着中立,不偏不倚谁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太后那边世家大族的官僚多,他们大多都看不起这位泥腿子出身的丞相。
而匡越这边,因为势单力薄,虞庆海还有些瞧不上,但是他也清楚,虽说现在看着是太后势大。但牝鸡司晨之事毕竟不能长久,待到往后,这嘉国的一切,还是得紧紧的握在皇上匡越的手里。
但是道理明白归明白,清楚归清楚。可真让他选择时,他左不敢得罪正得势的太后,右不敢得罪这往后嘉国真正的主人。如今的处境,跟当初几位皇子夺嫡时,并没有好到哪里去。
“丞相处事稳重,又是正当壮年的年纪,帮朕走这一遭也是使得的。”匡越并未正面回应姜渊的话,而是左顾而言他的道。
“咳咳,皇上自己咳咳,心中已经有了定夺,只需遵从自己的心便好。”姜渊紧了紧身上的鹤氅,不经意间瞥了眼地上的几盆炭火。
这东暖阁之所以称之为暖阁,就是因为这里冬日里采光最好,再加上这两盆上好的炭火,匡越平日在这里只穿一件直裰。但是姜渊不行,他经受不住,刚坐了一会,就已经感觉身上刹凉。嘴唇也渐渐变的青紫。他怕冷,是以汝南候府上,他主院的卧房是最为暖和的,常人进去,待上一会儿,都要冒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