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觉得自己一定是木愣愣地望着他,她真的是一点都没听懂。
不过,她记住了孟婆这些话,隐隐约约地,她觉得这几段话,是天地间一个极大的秘密。或者,如爹爹曾说的,天地大道之上,还有大道。【注】
当然,白羽还记住了,孟婆说,不要描述他。
其实他不用担心,白羽觉得自己根本描述不了他,他……根本无法描述。
孟婆似乎能读出白羽心中的每句话,此际便是大笑了起来。一边笑一边递给她一只细长脖颈的土陶瓶,瓶口封着泥。
“好了,这是奈河泥封的忘川水。白羽,你可以走了。告诉你师母,喝下忘川水只不过抹去了前世记忆,但不会抹去魂魄里累世的情意,只要她真的想见到你老师,生生世世终不会错过。但若她再执意不喝孟婆茶,魂魄受伤过重,只怕其后数世不能为人,那便是能守在你老师身边又如何?”
白羽依言施礼离去,她不曾看到的,是她转身后孟婆面容上浮出那一丝淡淡的悲悯。
【注:
孟婆所言是佛家的道理
契阔的大道观是道家的
佛家、道家、佛教、道教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重要的一个不同在于
道教会看重性命双修,换言之,除了灵魂,肉身也很重要
而几乎所有的佛教都不看重肉身,他们认为包括佛经在内的所有的东西都是工具,如过河的筏子,你需要这筏子过河,但过了河,筏子便须放下
最终道家回到自然而然的大道。道生于无,故道家的哲学思想讲究清静无为
而佛家则回归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第11章 第七章 死亡和忘却
孟婆所料也有差错的时候。元碧落根本不曾问白羽看到的孟婆是什么样子,奈何桥是什么样子,或者鬼界是什么样子。白羽甫一出现,他便用热切的目光紧紧地盯着她,那目光如此炽烈,灼灼地让她无法直视,只得垂下眼帘,低低地将孟婆所说的话转述给他。
元碧落接过那只土陶瓶,神色复杂地上了阿吾,一路都在沉默。白羽不知道元碧落在想什么,她只是在心头反复地想,死亡和忘却,哪个更可怕?
不喝忘川水,师母会死;喝下忘川水,师母此生将不记得老师跟她上一世这一世的过往,甚至从此再也无法记起。
这世上有没有那样一些人,他们宁可拥抱死亡也不要忘却爱人?
然而,若真如孟婆所说,只要你我真心,生生世世里终会相遇,既然你我魂魄中都有对方,那么,我记得你和我不记得你,又有什么区别?
再推而想之,既然天意会让我们生生世世相遇,那么是否执着于你有什么重要?纵然不是你,也会有某个人来与我相遇,总之会有某个人来与我相爱。所以,我们执着的到底是人,还是情爱?
若我们执着的是情爱,便与人无关,既然如此,爱便是人心下生起的某种无根的虚幻,何必执着?只是既然无可执着,人世与轮回又有何意义?
白羽满心茫然,念头纷乱,终至不知自己究竟想了些什么。
两人一路上各想各的心事,阿吾也乖乖地在虚空穿行,默不作声。谁知那五彩斑斓的天地突然之间晃动起来,阿吾一个踉跄,像是被什么击中一般,将背上两人抛入虚空之中。
白羽赶紧拉住元碧落,一个闪身落了下去。这才发现,他们正在连绵的一片丘陵之中,漫山遍野的,全是魔兵魔将。而头顶上方,也再非朗朗乾坤,紫黑色的天幕压顶,隐隐的天魔幻月洒下丛丛清光,幽冷,阴郁。
很是奇怪,这些魔兵魔将看不出是天魔血魔黑魔中哪一族,他们都以重重魔气将自己的面目遮住,更不曾发过一言,一见到两人从虚空中落出,便悍不畏死地扑了上来。
白羽心想,此时若是还惦记答应重宁不再用仙法,自己就是那个笨死了的抱柱而死的尾生。想当初听彦昊讲完那个故事时,她就颇为尾生的恋人庆幸,这么笨的恋人,死的比活的好。
她一边掐诀,将数只天雷诀四面八方地扔了出去,一边在心下惋惜,她怎么就听了重宁的话,再没有随身带把佩剑呢?笨死了的白小羽。
“白羽!”
这是元碧落的声音,白羽急急回首,正好见到元碧落将一把长剑抛了过来,直直地落入她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