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 陌上柳_作者:昔邀晓(596)

2019-03-10 昔邀晓 甜宠文

“这条马鞭是由鹿皮所制,等小郎君爬的上马去,拿在手里正合适……”

“这套文房四宝,是出自青樨阁,我命人定了两套,一套送给令孙,一套准备送给谭庸的长子,这两个孩子都是属猴的,真是巧了~”

理国公母亲与荣国公夫人是一母同胞的亲姊妹,谭庸就是理国公的次子,因此他跟王丰是表兄弟。

李淳业提及谭庸,也间接的打消了王家人心里的担忧。

王家虽是外戚,可李淳业是亲王,他若是对王家太过殷勤,任谁都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陛下身子还算健壮,这个时候站队,恐怕不太合适……

新章侯王继宗伸头看去,那马鞭小巧精致,文房四宝都是缩小版的,樟木木匣上雕刻着一只手捧仙桃的小猴子,毛发和面部的纹路清晰流畅,实在憨态可掬。

王丰亲手接了过来,恭声道:“犬子年幼,承蒙大王厚爱,待他长大以后,臣一定会好生教导,不辜负大王的期望~”

“善宁客气了~”李淳业摆手笑道。

善宁是王丰的表字,被李淳业这么称呼,王丰微怔了一瞬,然后回过神深深作了一揖。

李淳茜也笑呵呵的拿出了自己的礼物。

两块拳头大小未经雕琢的寿山石,通体澄黄、色泽温润,寿山石不稀奇,稀奇的是这两块石头一块形似小儿,一块形似夏蝉,都是天然形成的。

若是做成一对印章,都可以作为传家宝了~不过是小孩子的百日礼,王丰见此厚礼不免愣住,他有些不知所措的看了父亲一眼,王继宗冲他使了个眼色,王丰回过神来,忙向李淳茜惶恐道:“臣代犬子多谢大王,只是这寿山石……实在太过贵重了……”

王丰面露难色,李淳茜浑不在意,笑眯眯打趣道:“善宁只管收下便是,你放心,送给令郎两块石头,还不至于让我没饭吃~”

不仅如此,他又拿出了一本手掌厚看起来十分陈旧的书,王丰仔细一瞧,封面上书《临川集》。

这本由晋朝时期的公义先生将自己与友人谈论的话题记录下来,由他的后人整理编纂成书,便是令天下文人骚客顶礼膜拜的《临川集》。

经过几百年的天灾人祸,如今流传下来的只剩残页数张了。

王丰三岁认字,五岁读书,当然知道这本书所代表的意义,他震惊的看着李淳茜,结结巴巴道:“这……这是……”

李淳茜点了点头表示肯定:“这正是《临川集》的全本,不过可惜是抄录本,真迹已经不可寻了……”

“早就听人说过,善宁涉猎颇广,尤其喜好老庄,这书拿在你手里正合适!”

若李淳茜不是许王,王丰只怕立刻就要点头收下了。

王家在衣冠南渡之前也是人人仰慕的清流世家,后来战乱不断,能活命就不错了。

王家只能放下清高,靠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拳头挣出一片天地,不然哪有今天‘陇州半边王’的说法。

作者有话要说:

亲们抱歉,有事,明天不更新。

第264章 主动

也正是因为如此,王家跟着高祖皇帝从陇州打出来,天下大乱时他们是占据一方的豪杰,天下太平时,他们就成了中原世族眼里自甘堕落的兵\痞。

一个家族不管再轰轰烈烈,要保持长久的屹立,被世人尊重,就得需要诗书的底蕴。

所以王家从太宗朝时起,族中大部分子弟便放下刀枪纷纷习文了,打的也正是重现当日陇州王氏受人推崇的主意。

虽然只是一本古籍,可背后代表的意义深重,王丰哪里敢接,只得等长辈发话。

王继祖和王继宗两兄弟也没想到李淳茜会送上这么一份贵重的厚礼,厚的他们都不知所措了。

李淳业坐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神情无一丝焦急,好像对弟弟阔绰的大礼并不意外。

眼瞧着气氛尴尬的沉默着,这样下也太失礼了,王继祖沉吟片刻,做主命王丰收下,言辞恳切道:“大王厚爱,臣等铭记于心!”

李淳茜松了口气般笑呵呵道:“这就是了,不过两件小小贺礼,舅父收下便是,难不成我府上有事,你们就不来了么~”

王继宗也跟着笑了起来,只是那笑容不仅没有到达眼底,还闪过一丝担忧。

寒暄了半晌,李淳业对众人道:“今日李佳也要来呢,他还欠我一顿酒,我得去找他,你们慢聊,我先去外面!”

王继宗忙起身吩咐王丰,“善宁,快为大王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