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十年代之心机小商女_作者:小牧兮兮(188)

  再加上刚才大勇娘出来时跟他们说杜昕月在里面惹孙长贵生气了,便寻思着借水的事儿肯定又不成了。

  “你们说的事儿我答应了,不就是去上游村借水吗,我拾掇拾掇,下午就去一趟上游村。”孙长贵沉着脸对他们说。

  两个人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愣在那里一时都没反应过来。

  倒是杜昕月提醒他们:“宋叔,小姨夫,你们没听见吗,孙书记答应咱们去跟上游村借水了!”

  “啊,长贵你答应了,太好了!”宋金武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他说,“长贵,要不要我跟你一起去?”

  “我也一起去!”邢建国说。

  孙长贵没理睬他们,转身又背着手回家去了。

  他这一来二去的,也就一分钟不到。然而就为了这一分钟,他们跑了孙家两趟,今天宋金武和邢建国又在外面等了近一个钟头。腿都蹲麻了,宋金武说刚才他站起来的时候,眼前都发黑了呢。

  事情办妥了,大家高高兴兴地往回走。

  宋金武还是不放心,问杜昕月是怎么说动孙长贵的,杜昕月说她也没怎么说,可能是孙长贵自己想了一宿良心发现了吧。

  “他会良心发现,鬼才信!”宋金武嘀咕。

  “对了昕月,那聋婆子都聋了那么多年了,咋就能听懂你说话呢?”邢建国问。

  杜昕月就笑了,说:“她不光能听懂我说话,还能听懂我姥说话。”

  “哦,对,她确实还能听懂妈说话,每次都跟妈聊得热呼着呢。我一直都搞不懂,这是咋回事呢。”

  宋金武也说这事儿真挺奇怪的,他也想知道是咋回事。

  杜昕月看到两个人如此好奇,便告诉他们,其实她姥跟聋婆子交流时,主要靠的不是声音,而是口型。聋婆子因为经常去姥姥家,一来二去两个人有了默契,在一定的语速之下,口型再得体,聋婆子就能听得懂了。

  姥姥能听懂聋婆子的话,两个人交流没有障碍,聋婆子自然就愿意来找姥姥聊天了。

  另外,她也是从姥姥那里知道了这一点,等聋婆子来家里串门时,便试着跟她交流了几次,发现果然奏效。

  “原来如此!”

  “看来什么本领都不白学呢!哈哈哈……”

  邢建国和宋金武两个大笑起来。一来笑杜昕月聪明伶俐,二来也笑孙家那些人愚不可及。

  孙长贵出马果然管用,第二天,上游村就拆坝给他们村放水,村子里纷纷跑到干涸已久的水库旁去看水,水如同一头雄狮,咆哮着从上游涌下来,一直涌进他们村的水库。

  看着水库里的水渐渐涨起来,大人和孩子都欢呼雀跃,水是庄稼人的生命,有了水便有了希望。

  几天之后,村里的几口水井也打好了,村里用上面拨的赈灾款买了十几个抽水机,日夜不停地从井里和水库里向田里注水,地里的庄稼有了水源的灌溉,渐渐恢复了生机。

  半个月后的一日,乌云密布,伴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隆声,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落下来。

  “老天爷开眼,终于下雨了!”庄户人望着阴沉的天空,发出久违的感慨。

  开坝借流,打井灌溉,解决了旱季庄稼缺水的问题,现在雨水又充足了,再不用担心旱灾了。至少到年底,村里人不用饿肚子了。

  然而现在社会环境好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不能老是局限在果腹的水准上,他们还需要过上富足有余的生活。

  其实在这个时期,她们村里人的生活条件就算是好的了,因为他们中很多人都在秀月农场的带动下养了速长猪,一年下来即便是地里的收成不理想,卖猪的钱也足够全家人生活的。有的勤快人家也有了一些富余,过上了在当时人眼里相对富裕的生活。

  然而近一段时间,包括秀月农场在内的养猪户却遇到了一些销售上的麻烦。

  主要是部队上对猪的需求是有限的,养猪户多了,但是销售却成了问题。

  杜昕月和郭秀秀本来想将猪往城里运,运到城里的菜市场,批发给那里的商贩去卖。可是菜市场都是公家的,公家的进货渠道都是固定的,即便是猪肉供不应求,也不肯收她的猪。

第134章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不收也就罢了,她们的猪还被工商所进行了扣押,说她们没有营业执照,是违法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