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十年代之心机小商女_作者:小牧兮兮(189)

  杜昕月找到高叔,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将扣押的猪从工商所要回来。

  高叔让她以后别进城卖生猪了,要卖就在镇上卖,他还能跟一些部门说上话,保证她的猪不被扣。

  然而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还比较低,就镇上这么点儿小地方,谁家又能天天吃猪肉呢?

  眼看着圈里的猪一天天飞速长大,郭秀秀和她的养猪户们第一次是那么不希望那些猪长大,因为它们现在出栏,实在是卖不出去。

  然而在“倍长药水”作用下的猪,生长速度哪能慢得下来呢?

  不得已,杜昕月只能再去求高叔让他帮忙把生猪以低于市场价百分之三十的价格卖给各机关食堂,这样虽然有损失,但是不至于血本无归。

  生猪卖不上价,养猪户就挣不到钱,好在他们之前抓猪的时候都跟秀月农场签订了合同,按照合同规定,如果生猪卖不到预期价格,他们就不用交付给农场猪仔钱,另外,农场还要给他们相应的补贴。

  这样,养猪户虽然没有在养猪中挣到钱,但也不会有损失。他们的损失都由秀月农场承担。

  秀月农场为了赔付养猪户,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好在农场里除了养猪外,还经营着其它副业项目,造成的损失很快可以弥补。

  但是作为养殖场场长的郭秀秀,却因为这件事十分自责,她将损失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说是她没有经营好养殖场,才使农场蒙受损失,她甚至还跟杜昕月提出要辞去养殖场场长的职务。

  杜昕月跟她好说歹说,说这件事不怪郭秀秀,要怪也该怪她自己,她本来已经预见到生猪销售将要遇到的困难,却没有及时去想办法解决。

  杜昕月说的是真心话。结合当下经济刚刚开始恢复,各方面政策还不健全的形势,她确实预见到了即将出现的问题,然而她却疏忽了问题的严重性。

  想来也都是前阵子只顾着为村里借水、打井的事操心,就没顾上自家农场。不知道这算不算是舍己为公?

  郭秀秀自知她自责也无济于事,现在重要的是解决眼下的问题。

  “今后咱们怎么办?猪还养吗?”郭秀秀问杜昕月。

  “为什么不养,当然要养!”

  “只咱们农场养猪,销售肯定没问题,如果大家伙一起养,恐怕就……”郭秀秀想了想,终于说出憋在心里的话,她说,“昕月,不如咱们将那些加盟户散伙了吧。”

  “小姨,那些农户是奔着咱们来的,咱们怎么能说撇下他们就撇下她们呢?”

  郭秀秀急了:“可是他们不仅不能给咱们创收,还要咱们给他们搭钱,再这样下去,农场会被他们拖垮的!”

  杜昕月不怪小姨目光浅,她说的话有她的道理。

  原本她让大家伙加盟就是为了带着大家伙致富,所以给加盟户的待遇都十分优厚,合同上的条款,也是有利于他们的,现在,生猪销售遇到麻烦,农场蒙受的损失也就更多。

  她对小姨说:“这件事,让我再想想。”

  晚上,杜昕月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关于是否散伙加盟户的问题,她心里早就拿定了主意,那就是决不能在这个时候撇下大家伙。

  而不撇下大家,秀月农场就得继续蒙受损失。就像郭秀秀所说,这样下去,农场会被他们拖垮的。

  她不会让农场垮下去,更不会让农户不赚钱跟着她,她要想办法解决目前的困境。

  她想到将生猪运到外地去售卖,但这似乎比登天还难。一来没有销售渠道,二来按照现在的政策,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问题。

  其实,办法倒是有一个,但是想要实施起来可能会有些难度。

  那就是去找宋金武,跟他商量将村里的土地承包到户,让农民在土地上发家致富。

  其实早在带着农户养猪之前,杜昕月就想过跟宋金武提包产到户的问题,只是那个时候还处于动乱年代,想要包产到户是不可能的。

  现在政策好了,正好可以让本村的人抓住这个先机,先机抓住了,对以后的发展将百益无害。

  另外,如果实现了包产到户,让农民在土地上看到了希望,一部分先前的养猪户还可以暂时放弃养猪,毕竟各家的劳动力是有限的,如果专心侍弄地,便没有多余的经历来养猪。等地里的收成好了,他们的生活也一样可以提高。

  杜昕月已经想好了,到时候她可以将自己扣保温大棚的技术传授给农户,让他们也能在土地上创收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