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她心里便莫名地激动起来,如果包产到户真正实现,她岂不是成了开创先河的第一人了?哈哈!
天还没亮,她电话铃声吵醒。
买来电视机后不久,她就又给家里安装了电话机。
现在,整个村里一共有两部电话,一部是村大队部的那部,另一部就是她家里的这一部。
姥姥摸着电话机眉开眼笑,她说先前一直听说能过上“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日子,她还不信,寻思着自己根本就赶不上那样的好时候了。没想这么快,这些都有了,不仅如此,还多了一台电视机!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她这辈子也知足了。
杜昕月知道,在姥姥心里,他们现在住的虽然不是楼房,但是宽敞阔气的大房子,已经跟“楼上楼下”的生活无异。所以,她说已经实现了那位伟人口中所说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理想。
只是姥姥不知道,她的理想才不会止步于此,她还要让她的亲人们过上更加理想,更加富足的生活。
杜昕月拿起听筒,刚说了一句“你好”,便听到那边传来一个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声音,这个声音足以让她激动得流泪。
“昕月,是我,荆怀文。”
“荆怀文,你在哪里,你现在好吗?”杜昕月紧握听筒激动地问。
第135章 菜市场之行收获不小
荆怀文说:“我路过这里,想跟你见一面,你方便来镇里吗?”
“方便,什么时候?好,不见不散!”
杜昕月一口气说完这些,还想跟荆怀文说些什么的时候,电话里传来嘟嘟嘟的忙音。
放下电话,她仔细地洗脸、梳头、擦雪花膏,跟心爱的人见面,她要让他看到最美的、最佳状态中的自己。
收拾的当,她写了个条,悄悄从小姨的门缝里塞进去,这个时间小姨和小姨夫还没有睡醒,她不想打扰到他们。她又怕他们醒来后找不到自己着急,于是便给他们留了这张字条。
这个时间找不到去镇上的车,杜昕月只有提前出发,骑自行车赶过去。
自行车还是她给荆怀文买的那部,怕荆怀文不肯收,她一直说是借给荆怀文用的。荆怀文离开的时候,又将自行车还给了她。她跟他说好等他回来后,自行车还继续给他用,但是岂知他这一走,就一直都没有再回来。
虽然没有回来,但他却惦记着她,他帮她买塑料布,叮嘱表妹荆怀灵关照她的养殖场。
还记得去年匆忙见上的那一面,那时他因惦记着她的温室大棚,冒着危险赶回来,当看到她的大棚弄得这么好,他才松了一口气。
那一次,他几乎是无家可归,她本应该留住他的,然而他担心连累她,却说什么都不肯留下。
在他临行前,她终于鼓起勇气,拥抱了他,他身上的温暖,直到现在还留在她的心里。
“希望一切都尽快恢复起来,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她记得他说这话时,眼中闪烁着希翼的光芒。
现在,已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他是否也脱离了苦难,一切都好起来了呢?会的,一定会的。
算起来,距离高考还有几个月的时间,他现在一定是信心满满准备奔赴考场了。
他一定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这是她对他说过的话,也是她的真心话。
到时候,他还会瞧得上她这个留在农村养猪种地的土鳖丫头吗?想到这里,她嘴角扬起一个弧度。
现在,天刚蒙蒙亮,杜昕月用力登着自行车,脑子里胡乱地想着这些。
路好长啊,自行车好慢啊,她真恨不得插上翅膀一下子就飞到镇上去跟他见面。
等杜昕月汗流浃背地来到镇上,天也大亮了。
她按照跟荆怀文在电话里的约定,在镇邮局的门口等他。
现在大概是早上六多钟,
距离镇邮局开门的时间还有大约两个小时,荆怀文跟她说,他会在七点半钟过来跟她见面,他还一再叮嘱她,不要来得太早。他大概已经猜到了她会为这次见面而迫不及待吧?
还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她不知道怎么打发。
前面供销社的门也还没有开,要是供销社开了门,她还可以进去坐坐,常来常往,她已经是那里的熟客。
她看到有镇上的市民拎着菜从她面前经过,她上前问他是从哪里买来的菜,那人向身后一指:“菜市场,走到头往左拐就看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