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十年代之心机小商女_作者:小牧兮兮(417)

  经过了这场风波,段卫红和付海波的感情也更加牢固了。

  段卫红在得知付海波挨打,是因为他听到高利贷头子企图对圆圆不利,所以才跟他们拼命的,她大为感动。

  于是,她向付海波坦白,他才是圆圆的父亲。

  付海波听了又惊又喜,他没有埋怨段卫红为什么这么久才告诉他,而是对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缺席感到惭愧。

第297章 对王广财的买卖生疑

  他说他知道段卫红这多年一个人带着孩子一定不容易,以后他要加倍地补偿她们母女。

  付海波出院当天,便与段卫红一起去民政局领了结婚证。然后,他们把好朋友们召集到家里,吃了顿简单的饭菜,大家热闹一番,算是结婚了。

  段卫红说结婚不过是一个仪式,他们孩子都那么大了,仪式要不要都无所谓,只要一家三口能够在一起,不离不弃,她就心满意足了。

  付海波清楚,段卫红是个善解人意的女人,她知道他现在条件不好,不肯他破费钱财去办婚礼才这样说的。

  他跟段卫红承诺,这个婚礼算是他欠她的,等将来他一定会补给她。

  有付海波的这句话,段卫红已经幸福得不行,她才不要什么婚礼呢,有付海波在就够了。

  再看看圆圆,虽然她才知道付海波是自己的爸爸,但她跟这个爸爸在一起,却完全没有陌生感。她正赖在爸爸的腿上,缠着他给她讲故事呢。

  应该是之前付海波一直关照她们母女的缘故吧,让孩子对他已经有了依赖感。

  父女相认,段卫红最担心的就是圆圆是不是能够接受,现在看来,她的担心都是多余的。

  这天,崔墨染来找杜昕月,告诉她盯着王广财和李亚男的人传回消息,说两个人最近天天开着车往乡下跑,往往到了半夜才回来,不知道在搞些什么?

  难道他们觉得在城里伸展不开手脚,又跑去农村找发财的路子去了?提起农村,杜昕月就想到了康庄,那里有她的加工厂还有农场,他们想要搞破坏恐怕也防不住。

  然而崔墨染却说,他们并没有去过康庄,而是顺着康庄往下走,去了几个林子更深处的村子。

  “他们不会是也瞄上了土特产吧?”崔墨染突然问。

  杜昕月点点头,说:“有这个可能。”

  崔墨染便很生气,说:“这两个人怎么这样啊,怎么咱们做什么买卖他们就做什么,就不能自己另辟新径?”

  王广财确实有模仿的癖好,一开始他模仿新悦百货,后来又模仿农贸市场。

  难道这一次又模仿他们倒腾起土特产了?王广财和李亚男去的那些村子,挨近山林,正是土特产的高产地。

  经过崔墨染几天的调查,发现王广财和李亚男果然在做土特产生意。

  他们的生意好像做得还不错,不久便将香港超市摇身一变,改成了香港土特产交易公司。反正不管做什么生意,王广财都想跟“香港”这两个字扯上关系,也不管跟自己的买卖是不是有关系。

  但是这个名字的好处就是,洋气,让人光听名字就以为他的生意做得又大又远。

  香港土特产交易公司对外宣传的是以收购中草药和山珍为主,经营项目从表面上看倒是跟杜昕月的康庄土特产公司没什么差别。

  所以崔墨染一度觉得自己猜中了,王广财果然在模仿他们。

  生意场上有句话,叫“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但这一次,香港土特产交易公司却直超康庄土特产公司,杜昕月得知他们一个月的交易额之后,也被震惊了。心说他们的生意怎么会做得这么好?

  两厢一比较,这让付海波很是上火,他觉得自己没经营好公司,对不住杜昕月对他的信任。

  其实如果不与王广财的公司相比较,付海波公司的业绩还是有目共睹的。

  付海波甚至给杜昕月提交了辞职申请,说自己不适合这个职位,让她辞掉他,另请高明。

  杜昕月当然不会轻易否定一个人。

  她跟付海波一起认真研究当下的土特产市场,从供需两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来的结论是,以目前土特产的供应和需求情况看,王广财要在短时间内获得这么大的收益是不可能的。

  “可是王广财的收益是实打实的啊,消息是从官方获得的,不会有问题。”付海波说。

  香港土特产交易公司仅开业半年,就创下了全市同期纳税第二的好成绩,成为本市的纳税大户,仅次于杜昕月的康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