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如此,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了,就是王广财做的生意有问题。”杜昕月说。
“能有什么问题?”付海波不解。
“你见过王广财公司收购的大批量的土特产吗?”杜昕月问他。
“没见过大批量的,只见过他们在柜台上售卖的。”付海波回答。
“我听说他们从来不在白天交易,都是半夜里,而且交易的时候也从来不当着外人。他们的仓库在市郊,外人很难靠近。”
“你的意思是,他们在搞非法买卖?”
“我怀疑是这样,不过还需要一些证据。”
“如果能进入他们的仓库,就一目了然了。”付海波说。
然而,这又谈何容易。
崔墨染就曾经借迷路,走到他们的仓库附近,但是他立刻被几个人拦住了,还对他盘问好半天。直到确定他没有其他企图,才放他离开。并且警告他,以后不要再往这边来。
既然无法靠近仓库,那就从源头入手。
杜昕月让崔墨染跟踪到王广财他们经常去的那几个村子,又找宋金武与其中一个叫靠山屯的村支书取得联系,向他询问王广财和李亚男的情况。
宋金武是康庄的村支书,平时到乡里开会什么的,与附近几个村的支书都比较熟络。因为他帮靠山屯的村支书与村里的加工厂联系过饲料,因他的关系,饲料的价格也比市面上的低了不少,所以靠山屯的村支书一直很感激他。
这次宋金武有求于他,他自然是不遗余力地帮忙。
果然,不到一周,宋金武那边便来了消息,
接到宋金武的消息,杜昕月和付海波一起回了一趟康庄。
到了康庄,他们才知道宋金武把靠山屯的村支书也叫来了。
宋金武说让他从中转述的话,有些话他会说不清楚,所以他让靠山屯的村支书过来跟他们说。
有心的宋金武还让老婆于淑芳在家里摆了酒菜,让大家伙一边吃一边聊。
第298章 结识靠山屯村支书
靠山屯的村支书叫网银所,是个二十八、九岁的小伙子,他浓眉大眼,肤色黑黑的,中等敦实的身材,一看就是个朴实的庄户汉。
不过他口齿清晰,看上去礼貌又谦逊,听宋金武说他年纪虽然不大却已经当了五年的村支书了。
一听宋金武提到这个,小伙子叹起气来。
他说他感到很惭愧,当了五年的村支书,也没有让靠山屯富起来,所以他觉得对不起靠山屯的父老。
宋金武笑起来,说:“想富起来还不容易,跟着昕月干,用不了两年你们村就能富得流油。”
杜昕月笑了笑,心里说这个宋金武也太能忽悠了,以为她手里拿着点金棒呢,点哪里哪里成金?
王银锁这边听宋金武这么一说,连忙接上话茬。
他对杜昕月说,他早就听闻杜昕月的大名,知道是她让康庄脱贫致富,提早走上了小康道路。
“杜董事长,要是您也能关照一下我们村,我和我们村的父老会感激不尽的。”王银锁诚恳地对杜昕月说。
杜昕月说:“关照谈不上,我可以帮你们点几条路,但要想致富最终还得靠你们自己。”
王银锁大喜过望,说:“哎呀,那真是太好了,我听说棒子村的养鱼场,南庙村的农副产品种植,都是您给点拨呢!”
“王支书,你还不赶快敬昕月一杯?”宋金武提醒他。
王银锁便端起酒杯,说他先干三杯为敬,然后,一股脑儿喝下去,然后又倒了一杯,王银锁看上去很激动,连喝了三杯酒脸上却看不到醉意。
他说大家伙都穷怕了,现在政策好了,都想借着好政策过上好日子,可是又都不知道该做点儿什么。尤其是像他们靠山屯,位于大山底下,又不像康庄这样交通便利,老百姓一年都进不了几趟城。
王银锁的话让杜昕月心里感慨,在时下农村,还有多少像王银锁这样的村干部,想要致富却找不到门路啊!
她对王银锁说,靠着大山就是靠山屯的优势,有两句话叫什么“靠山吃山”“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大山给了他们丰富的物质资源,如果能开发出来,便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开发大山?老百姓没那个能耐啊。要不您来我们这里建厂子吧。”王银锁跟目前大多数人的想法一样,就是想致富就得开厂,只要开厂子就能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