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家复哀家_作者:十七划(90)

  “你在等人吗?”

  妙童没理。田绝便不再出声。

  当一架“周”姓标记的青帷马车停在两丈外,妙童不由眼角勾起。

  虽说笑意隐晦,但田绝已能摸清,此刻她心情极好。他好奇朝那驾马车看过去。

  一个老夫人踉跄着从车上下来,梳了个油头,脑后的纂儿用一根檀木簪子固定。她浑身上下极气派,流露出一种泰然雍容,只是瞧着身体不太好,两边胳膊都有丫鬟扶着。

  老夫人走了几步,停下来,望着施粥的地方:“去,施些铜板。”

  青衣丫鬟显然早有准备,掏出一吊钱,快到大缸时扯断细线,数不清的铜板即刻洒了出去。看丫鬟的样子,已经不是一两回了,那铜板撒得很有技巧,几乎到处都是,如此也省得乞丐们互相厮打。

  田绝看得直了眼,原来京城都是这样的做派。

  那青衣丫鬟撒完钱,又走过来扶住老夫人,加上几个家丁,一同朝台阶处走。

  片刻功夫,四个轿夫抬着软轿过去,老夫人坐进轿子,再也看不见了。

  田绝扭头去瞧妙童,她正眯眼看向那行人,似泫然欲泣,又似含恨而视,叫人极难捉摸。

  实则,妙童想起上一世的轨迹。

  先入周家,借周家百年福运;再进宫,借大景国运,借秦壁的帝王之气,同时夺萧纬的危月燕运势,如此,她才谋得一个自主轮回之机。

  上辈子,她活得不容易,这辈子还是不容易。

  既已确认老夫人还是那个人,明日的计划依旧可行。以老夫人的性子,还是会收留她的。

  “走吧,去买斗篷。”妙童转眼间恢复如常,仿佛方才那个人是被鬼魂附身片刻。

  田绝所有疑惑再度被放下的布帘隔绝。明明艳阳高照,忽觉有点冷。

  他低头一瞅,哦,出来时童姑娘不许他穿鹤敞,说要去买新的。

  马车咯吱咯吱往内城驶去。

  在妙童这个向导的指引下,马车停在京城最大的成衣铺子“□□阁”外。

  不到半刻钟,妙童替田绝选了一件带领的黑貂皮斗篷,给自己挑了件白狐皮斗篷。又是五张银票出去。

  当两人回到大清寺,萧纬正在家里同萧英较劲。

  九月十五,这对萧纬是个刻骨铭心的日子。周韵音正是在这一天被周太傅夫人救下,随后成为周家养女。

  周太傅在朝中声望甚高,又是平帝的心腹重臣,她不愿跟周家过不去。最好的法子,就是在周韵音进周家之前拦下她。也省得周太傅收养这条毒蛇,最后落得抄家灭族的下场。

  就当积德行善了。

  阿赫已经送来消息,有乞丐发现画上的姑娘了,身边跟着个壮汉。

  为有备无患,萧纬决定动用霍五训练的那支骑兵。这天也是萧英归家的日子,他问萧纬为何要借用骑兵,萧纬给不出合适的理由,因而他坚持不肯。

  萧纬清楚,哥哥是被上次她带兵封金桂园的事吓到了。可这次,她必须要借用这队骑兵。

  软的不行,只好来硬的。

  趁着萧英进宫这段空,萧纬干脆去他院子里将令牌偷了出来。

  霍五见了令牌,以为是萧英给的,二话不说将五十骑兵拨给她。萧纬带着人马赶往南郊。

  当众人骑至交叉路口,骑兵队长问:“这是通往大清寺的路。姑娘难道要带我们去那?”

  萧纬见他停下,只得跟着勒住马缰。“对啊,有何不妥?”

  那将士皱着眉:“大大不妥。姑娘可知萧家家规,萧家兵卒不可冒犯太一宫跟大清寺。”

  怎么连家将都有家规?

  萧纬蹙眉问:“这是爹爹定下的规矩?”

  “不是,这是祖传的规矩。况且大清寺乃是国寺,咱们没有圣旨,怎能无缘无故进里头?”

  萧纬看看兵士身上的同色软甲,皱起小脸。

  是了,大清寺从太.祖在里头落发起,便是不可侵犯的圣地。想要进去搜人,非得带上圣旨不可。若强行带兵进去,只怕又要遭满朝弹劾。

  她发现自己真的急躁了。从偷出令牌时,就没计划周全。

  “请恕属下冒犯,不知姑娘去大清寺意欲何为?”

  “我要搜个人。”

  “不如这样,我派人弄些农家衣衫,五十个人分五波,进去之后暗查。姑娘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