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家复哀家_作者:十七划(91)

  原来他们不是不能进,只是不能穿兵服进去。

  萧纬松了口气:“你们分一下,留一半在附近转悠,看看有没有八九岁的姑娘,身边跟着一个高大护卫。另外的人去找村民买旧衣裳,换好之后在山脚集合。”

  商议妥当后,萧纬先走一步,在大清寺山脚下马。

  看到排队领粥的乞丐,上前问道:“听说最近你们都在找那个红斗篷姑娘,找见没?可有人领到赏银了?”

  衣衫褴褛的乞丐们一看她就知是贵人,回答得十分踊跃。

  “看马车的小和尚说见到一位女施主,四五分相似,不过穿着青斗篷,不是红的。”

  “她身边有个护卫,腰上挂着剑,我们哪能打得过。赏银定然拿不到。”

  “方才我亲眼看见了,那小姑娘跟着护卫上去了。”

  萧纬会心一笑,将荷包里的碎银子全洒了出去。

  走到台阶处,便有知客僧迎了过来:“姑娘可要坐软轿,这会轿夫都在山上,须稍等片刻。”

  “我不用轿子,多谢小师父。冒昧问一句,不知有个八九岁的小姑娘,模样俊俏,身边跟着个护卫的,她们住在哪。我同那姑娘是亲戚。”

  “哦,就住在罗汉殿后边的单间院子。”

  “多谢师父。”

  出家人就是好,几乎不打诳语。萧纬肩膀落下,人找到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到了申时,天边燃起火烧云,第一波乔装好的骑兵才抵达山脚,装束各异。萧纬先领着他们上山。在庙里吃过斋饭,天刚好黑下来。

  妙童晚间没用斋饭。因明日要扮成面黄肌瘦的样子,她决定饿两顿,饿到乏力才能骗过周家老夫人。

  田绝和喜鹊去了女厢房那边,确认周家老夫人仍在庙里歇着,他给了喜鹊一张银票,让喜鹊今晚就住那,盯紧老夫人。

  不必赘言,都是妙童的交代。

  妙童正在屋里等着田绝回来,眉心忽然一阵刺痛。她略觉不安起身踱步,光秃秃的小方桌上烛火微摇。

  约莫半炷香后,田绝大步进屋:“庙里多了许多轿夫。这是怎么回事?”

  怎么回事?

  妙童凝眉想想:“应该是陶三少。”

  她忍不住抱怨起这人。就算急着要灵丹,也不必催命似地追在后头吧?

  “要击退他们吗?”田绝问。

  妙童抬起手:“不。”

  周家老夫人还住在不远之处,若是田绝在庙里动武,老夫人必定趁夜离开。还是避一避为好。

  妙童吹灭蜡烛,走进院子四下瞧了瞧,几乎没有能藏身之处。

  正思索着,田绝卡住她腋下,片刻间飞身上树。

  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照得院子里头清晰可辨。

  妙童仰头看看星空,有一颗星方位异常。看了足有一盏茶功夫,低头,从屋顶到水缸,将整座院子浏览一遍。

  哈哈,十六卦,这间院子居然用了十六卦障眼法。

  她一下猜出院子的主人,灵童,那个和她一样,穷尽一生探索天道之人。原来他幼时住在这。

  他们俩还真是有缘。

  她是无极的徒弟,他是三了的徒弟,一灵一妙。

  前世,她还住在九龙上山时,常听无极感慨,佛家至高者能通轮回,而道家至高者,只能飞仙。比起来,道术还是略逊一筹。

  要不是无极有此心结,她未必有机会看到那本《转世之术》,从此记在心底。

  无极自认比不上三了,可她却比得过灵童。

  前世在周家,她指点过灵童如何借运。等到灵童成为名满京城的长生道长,她已成了韵贵妃,再次借他之手,完成转世之术的第一步:施下鸳鸯血咒。

  三了的徒弟,被他耍了一辈子,可见,她比无极强。

  妙童想到这,头回喜形于色。“放我下去,那块白色石头,看见没?”

  田绝看着那块裸石很是不解:“那些人很快到了。”

  “放心,若真被抓住你再救我便是。”

  田绝只好听命,搂着她跳下梧桐树。

  走到大石边后,妙童戴上白狐皮斗篷兜帽,背着身子坐上去,然后一动不动。

  田绝无奈飞回树上,当他再去瞧那块裸石,竟然觉得眼花。坐在上头的童姑娘,好像也变成石头。

  其实这是八卦术里常用的障眼法,只是设阵之人头脑精妙,将阵法化繁为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