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出仕(士)_作者:黄姜(404)

  毕锋武看了看黎池,没有再说什么,继续与黎池两人一起夹菜、扒饭,认真地吃着饭。

  有了毕锋武插话表示赞成,伍子勤又没能在黎池刚一说出来时,就提出异议。如今黎池都已说完了,伍子勤没有理由去质疑了,只得同意默认。

第158章

  “二是筹建南海商贸司之事。因为此事攸关甚大,朝堂上从去年议到今年,此中利害被反复辩论过了,这才终于通过。下官亦是深知此事重要,于是在离京南下时,就已做好计划书,陛下也用过御宝以示批准,如此准备妥当之后,这才有了些信心南下……”之后,黎池就筹建计划书,拣主要内容简述了一番。

  在听黎池的简述时,布政使伍子勤和知府姜成元,隐晦地对视一眼。

  朝堂上从去年议到今年,才终于定下的事情,且圣旨已下,南海商贸司的筹建,是势在必行的。他们能做的,也就只有拖延时间,以便做好善后之事了。

  黎池简述完,伍子勤皱眉苦恼道:“黎大人的意思,是立即征役,在建窑烧砖的同时,开挖地基?”

  黎池稍停夹菜扒饭的动作,“自然,动工筹建的事宜早不宜迟,下官做事不惯拖拖拉拉地。”此话一出,他做事干脆的形象,也就立稳了。

  “可如今并不是征役的冬日时节,农人百姓正在全心伺候田里的庄稼,若此时征役,怕是会影响今年一年的收成……”伍子勤一脸为民忧心样。

  果不其然,在这儿等着他呢。

  大燕的徭役分为三种,里甲役、均徭和杂泛差役。像修路筑城、治水利、建官衙及运送粮草等,这类随时派役的就是杂泛差役。这次建造海贸司,就类属建官衙之中,征役时算作‘杂泛差役‘即杂役。

  这种杂役没有固定时日,时常不付报酬。偶而有付给报酬的,也格外微薄,可能连路上花费都不够。是很耗费民力的事情,若是时常征发杂役大兴土木,极易引起民怨,以至于发生农民起义。

  但是,此次筹建海贸司所需的役夫,五百之数就已足够。这个数目散到两广省广阔地域中去,别说引起民怨,就连伍子勤所说的耽误农时,都远远沾不上边儿!

  黎池垂眼一笑,再抬眼时,同样一副为民忧心状,且还感同身受的样子,“下官乃是农家出身,深知农人不易,春种秋收,夏忙冬藏,一年四季就没个空闲时候!可是大燕的百姓,既然享了这太平天下,也该为这天下盛平做些贡献,如此生生不息,大燕才会长长久久地繁荣昌盛下去!”

  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决定了朝廷若要建成大工程,就必须得征发徭役。即使某一工程,例如兴建海贸司,尚能有偿去雇佣工人来兴建,可兴建所有工程时都能这样?显然是不能的,那样必然会将朝廷给拖垮。

  非是黎池心硬,狠心压迫剥削百姓,而是这个时代就是如此,不是他一人之力可以更改的。

  “百姓服徭役,这是再理所当然不过的!”伍子勤在黎池话音刚落时,就赶紧表明态度,他可没有对朝廷征役之事不满!“只是现在征役,恐会耽误农时,不若等冬日时候再征役?”

  “如今方才四月,距冬日时候尚还有半年多,而且仅一个冬季,怕是无法建起来商贸司的,如此就要再等下一个冬季,那么到明年冬季时,才能将商贸司的官署等建筑建好。这实在是……太慢了。”

  “黎大人你啊,到底还年轻,性子就急了些,这做事啊急不得。”伍子勤一副老前辈模样,作语重心长状。

  “伍大人此话是极,是极!黎大人确实急了些。”知府姜成元也点点头,赞同道。

  “既是年轻人,又有年轻人的才华和意气,这样就很好。”毕锋武语气冷静道。

  年轻人的意气还好理解,可这‘年轻人的才华‘的说法,就很有意思了。难不成中老年人,如在场的伍子勤和姜成元,就没有才华了?

  毕锋武不冷不热地刺了伍子勤和姜成元一句,使得两人‘教育‘后辈的气势,就弱下去了一些。

  既然如此……“哈哈,下官这急性子,一时半会儿怕是改不了的。伍大人体恤贫农不易,怕误了他们的农时,这着实令下官非常感动,那不若这样?”

  “怎样?”

  “下官在查看两广一年一上交的户籍黄册奏销册时,根据户中的人丁和家产,粗略分过类,家产小富及之上、户中人丁过十的人家不少。这样的人家,定然是不会差一两个下地种田的人丁的,不若依伍大人的心思,就从这些人家里征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