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出仕(士)_作者:黄姜(405)

  “……”伍子勤一时不知道说什么。

  黎池又说到:“下官粗略估算过,若从这样的人家中每户征发两人,在羊城府之中,就已经能征满五百人了!”

  黎池此刻的神情,惊喜而又真诚,真仿佛是灵光一现,才想到了这既不耗民力又不误农时的方法。

  毕锋武端起酒碗,喝了一大口,碗沿遮住的平直嘴角,微不可见地上扬些许。

  一直没什么存在感的按察使孙关廉,表情竟也有些复杂难言。

  桓茗:文官也不都一样嘛,所以就只是黎池特殊些、厉害些。

  “下官的一笔字,还勉强能拿得出手,不如下官稍后就将那两百多户可征役的写出来,明日就交给姜知府,也好对照着去征役。”

  黎池此话一出,桌上众人内心所想,竟神奇地趋于一致了。

  谁曾想到,这黎池竟已事先研究了两广的户籍黄册,且还将小富之家及以上的名册,给抄录下来并且带上了?当然是早已抄好了的,难不成他们还会相信,黎池过后真去默写出足足两百多户人家!?

  话说到这个地步,伍子勤已是无法再多说了。“这法子可行,那明日黎大人就将名单交于姜知府,对照着去征役。”

  今日至此,黎池邀约这顿饭的目的,就都达到了。

  ‘钱粮预算制‘,在毕锋武的支持下,伍子勤默认同意了。筹建南海商贸司的第一步,即征发役夫,虽有些许波折,不过黎池依旧达成了目的。

  之后的酒宴,氛围就很轻松而愉快了,全程吃吃喝喝,好不尽兴!

  不过,其实吃喝尽兴者,只有毕锋武、黎池和桓茗他们三人,另三人吃不惯火头军煮出来的粗陋饭食,喝不了用海碗盛的浊酒。

  最后席散时,就连没怎么喝酒的伍、孙、姜三人,也已经有点晕乎了,与黎池喝过好几海碗的毕锋武,喝得有些熏熏然了……

  “黎大人,改日我们约了一起,再好生畅饮一次!”在喝得有些熏熏然之后,毕锋武身上的冷肃气息,终于褪去些了。

  黎池看着也是一副脚下轻飘飘的样子,“毕将军,好!我们改日再约,到时我定要将您喝倒!”

  对与黎池的豪言壮语,毕锋武自认脑子还清醒着,冷哼一声,没有去与一个醉酒之人争输赢。“改日再约,告辞!”

  “毕将军,慢走,我就不远送了!伍大人、孙大人还有姜大人,你们也慢走!”

  黎池右手撑住驿馆外的旗杆,身体半倚在其上,眼神似已不太清明,与毕锋武他们告着别。

  等四人都已坐上轿子,在军兵或衙役的护卫下离开之后,黎池这才脚下飘忽地转身进驿馆去。

  桓茗谨记自己的护卫职责,在最初喝过一碗酒之后,宴上就再没喝了,因此他是没有醉意的。桓茗走到黎池身边去扶了他一把,将他扶进了驿馆大门之后,又扶回了他的房间。

  黎池这样喝醉了的人,最好是睡上一觉,等待自然醒酒。桓茗刚这样想着,刚刚还让他扶着的人,已经站稳了身体,且脚步稳健地走到小几前,手也很稳地倒了一杯水,一仰脖喝下……

  桓茗:……果然,文官中的黎池,格外精通变脸!

  桓茗如何还会不明白,黎池是装醉的。既然没醉,脑子还清醒着,也就能够正常对话了,“今日一见伍子勤和姜成元,我更感觉他们有些不妥,可是有什么问题?”

  黎池用手掌扇了扇,鼻间有浓烈的酒味,于是眉头皱着,答道:“问题自然是有的,还可大可小。比如在江面上见到的商船,比如在布政使衙门中,摆设的西洋座钟,这都说明他们与洋商有交易来往。”

  “座钟?什么东西?我怎么没见着?”

  黎池走到书桌后面坐下,往砚台中倒入清水,执着墨锭慢慢地磨着,“你眼神不好,而我眼神好。”

  “好,可大可小是什么意思?”

  “往小了说,这两广省养出了两只,或者两只以上的硕鼠。往大了说,他们与番邦洋人交往过密……”

  桓茗接过话来,“说得严重些,就是勾结海寇或外敌,恐有不轨之心!”

  黎池手腕继续打着圈研墨,“就是这样一回事。”

  “那我们岂不是有危险?”

  “有什么危险?伍子勤和姜成元的宗族,分别还在苏杭和齐鲁呢,他们还敢将我们宰了,抛海里去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