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推门而入,蓁蓁闻声抬头,搁下毛笔,起身上来迎他,一边替他解了衣襟扣子松快松快,一边言笑晏晏道,“我叫玉珠留了碗鸡丝粥,加了切得碎碎的葱花,就搁在桌上温着,我给你舀一碗。”
覃九寒仰着头,任由小妻子给自己解扣子,闻声便低低应了一句。
他前世也时常熬夜处理政事,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房,却没有人这般抚慰他,果真,有了妻子就是不一样。
喝过温热的粥,两人又洗漱了一番,才在床上躺下。
蓁蓁睡里侧,覃九寒睡外侧,两人惯来是这般睡的。有一回被杨嬷嬷撞见了,还吓得偷偷来和蓁蓁说道,一副过来人的口吻道,小娘子该以夫为尊,哪有让夫君睡外侧的道理。
蓁蓁那时半信半疑,实在是她没有这个经历,阿娘在世的时候也没同她说过这个规矩,她只好去问夫君。
哪晓得覃九寒听了只是略笑了笑,道,“我怕我家娘子滚下床,得护着些。”
蓁蓁一躺下,就侧卧着,同夫君念叨,“我觉得这盂县似乎有些冷清,方才玉珠说厨下没食材,我给了银钱让她去买些回来。哪晓得足足走了三条街才找到菜场。”
覃九寒闻言便随口道,“我们初来,还不大方便。等明日,我就叫杨辉去同菜农商量,让他们每日送菜上门。”
“明日书办等人要来,也会携夫人同样。”覃九寒又道。
蓁蓁点头,信誓旦旦保证,“行,相公放心。我一定招待好她们。”
她这般信誓旦旦,覃九寒却又皱眉道,“我方才想说,你别什么事都亲力亲为,手下那么多人,你别累着自己才是最紧要的。”
“那些夫人,若是有不识趣的,你也别忍着,赶出去就是。我做官,若是委屈了你,那还不如辞官回家。”
蓁蓁脸上笑盈盈的,又好似婚前那般小女孩儿似的,小小只钻进覃九寒的怀里,嘴里甜甜道,“相公待我真好。”
“我不疼你,又去疼谁?”
你是我两世唯一的妻,也是重活一世最大的幸运。
第84章 ...
梁朝的县制是这般安排的, 除了一县之长——县令之外,另外设几个副手,按县大小, 人数并不固定。
例如盂县, 不算是个大县, 因此只有县丞和主簿各一名,另外还有掌管一县监察狱囚的典史,以及分管其他事务的小吏。
但那些小吏连正经官职也无,家眷自然也没机会来拜见县令夫人。就连昨日的孙卢,也不是占了巧, 刚好县丞和主簿都不在, 能出来说说情况的, 也只有孙卢这个捕头。
不然, 他还真没机会入县衙后院,也不怪他那般受宠若惊了。
因此,真正有这个机会来赴宴的,也就只有县丞和主簿的夫人了。
主簿家的杜夫人来得及早, 几乎是比着帖子的时间来的, 分毫不差。
玉腰把人迎进来,杜夫人上来便福福身子道, “见过覃夫人。我家那位是县里的主簿。”
他们初到盂县, 自然是与人为善的好,更何况杜夫人也这般恭敬,蓁蓁也忙道, “杜夫人,快快别多礼了,我们初到盂县,还要请您多多关照呢。”
杜夫人顺势起身,在侧座坐下,笑着道,“说什么关照,您要是有什么吩咐,尽管同我开口就是。我之前就听我家那位说,新来的县令大人是极年少有为的,昨日孙捕头来送帖子,可把我家那位高兴坏了,直说昨日不该请假的。今日一见您,我即便是没见过县令大人,也知道大人必是人中龙凤般的人物,都说郎才女貌,我瞧这话是不会有错的。”
杜夫人说话风趣,看得出是个惯常交际的人物,为人处世都极为圆滑,但又不至于让人觉得不舒服。
蓁蓁同她说话也不累,两人又聊了聊时下最时兴的花样子。不聊不知道,一聊起来才知道,杜夫人于刺绣一途颇有造诣,年轻时候还绣过一副百鸟朝凤图,叫出了千两的价。
在盂县,千两的价,算是一大笔银钱了。不过,也不是本地人买的,而是外地商人途径此地偶然瞧见的。
真要在盂县卖,那可卖不出这个价。
说到这个,杜夫人不免有些遗憾道,“咱们盂县绣娘的手艺很不错,可就是卖不出价。渐渐的,大人们都不乐意送闺女去学刺绣了。就连桑神庙,也就那么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