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卿欢(重生)_作者:桑狸(37)

  这中间淑音将莲子羹端上来,放在毓成面前,他舀了几勺软濡的羹汤,手劲儿一松,滚烫的汤汁正泼到自己的腿上。

  几个在旁伺候的丫头忙上前擦拭,这一番动静正将兰茵要答允的话打断。毓成摆了摆手,将围在他跟前的丫头挥散,只道:“姐姐,让淑音给我换身新的罢。”眼睛里澄净一片,没有任何小动作,只沉凝凝地看着兰茵,像是一块乌黑浓酽的墨玉。

  这样的眼神,兰茵是能看懂的。

  她嘱咐了姬氏和姬羽墨先坐,自己随着毓成和淑音进了内室。

  淑音翻开箧柜找新的亵衣,那边毓成格外笃定地说:“这个姬羽墨,姐姐不能留。”

  兰茵诧异地挑眉,“为何?”

  毓成精致的唇角微挑,露出些讥诮不屑:“姐姐方才说白天已去见过姬氏,可那时她并没有提出这样的要求,只等你回了王府大半夜才带着妹妹上门。姬氏在母亲身边伺候了那么多年,是个沉稳妥帖、深思熟虑的人,若是她当真有这个意思要把妹妹托付给你,肯定在家里就跟你说了。既然那时没说,断不会在短短几个时辰里生出个主意就迫不及待地上门,我看这主意八成是那个小姑娘自己的。姬姑姑疼爱妹妹,架不住她央求才急匆匆往王府里来。”

  兰茵轻叹了一声:“可巴蜀穷困,路途又艰险,确实不是姑娘好待的。”

  毓成清脆道:“事情就在这里。他们姬家全部往巴蜀迁,是为了照料年迈流放的老母亲。姬云泽是朝廷命官尚且为了自己的母亲能舍下官位去尽孝道,她倒先要抛下亲人来攀王府的高枝儿了。想必姐姐白天去姬家时带着淑音和锦瑟,她们的装扮穿戴被她看在眼里了。这样寡薄亲情,贪慕虚荣的人,姐姐怎么能放心把她留在身边。”

  一席话分析出来,有理有据,填了兰茵思虑上的空隙,她不禁要对毓成刮目相看,没想到他小小年纪还有这样洞察人心的智慧。

  淑音取了干净的亵衣来给毓成换上,边给他平整肩颈上存起的衣衫褶皱,边说:“奴婢觉得殿下说得有理,郡主身边留不得,不如看看哪个田庄还缺人,送过去吧。庄里的姑娘都是好吃好喝地养着,冻不着饿不着,也不算辜负了姬家的嘱托。”

  她到底与毓成不同,这里面的人情往来毓成一概不知,淑音却是清清楚楚的,知道兰茵不好回绝,先替她给姬羽墨想好了归宿。

  毓成微微蹙了眉,显然还是不认同,但他也没再说什么。

  兰茵将打算跟姬氏一说,她只愣了愣,有些觉察出兰茵是不想把羽墨留在身边,顾念着她退而求其次做出的安排。而姬羽墨对王府的排场铺张一概不知,只听到‘田庄’二字,好像半只腿迈进了泥沼里,将要与肮脏粗重的农活为伴,脸上精心挤出来的甜美笑容瞬时便挂不住了,冷着一张脸将不满全写在了上面。

  兰茵全瞧在眼里,只觉这姑娘太直接了些,有求于人时如檀粉调蜜能把人甜腻了,稍稍没达成她的心愿便立即如霜凋岸草,冷涔涔的,半分婉转颜色也不剩下。不由得庆幸,多亏毓成方才拦住她了,不然说出去的话可是覆水难收。

  姬氏还在犹豫,觉得田庄也是个好去处,那里面的女孩只干些洒扫浆洗的活计,到了年纪还给一笔嫁妆配出去嫁人,对于穷门小户里走出来的姑娘也算个打着灯笼难找的归宿了。

  再不济,总也比苦寒的巴蜀强多了,因此便不顾姬羽墨的拉扯赔着笑脸答应下来了。

  等姐妹两人出了门,姬氏才揪着别扭的妹妹说:“傻丫头,王府田庄里养的姑娘不比小门户里的官宦小姐差……”

  好说歹说劝了一路,姬羽墨才稍稍露出些笑容,由着姐姐给她念叨张罗行装,过几日便直接去归云田庄。

  ----

  卢楚起身去益阳赴任那日是个雨天,前一夜狂风大作瓢泼大雨,天亮后雨势渐收,但仍是细细密密连缀在一起的雨幕,长安城的连绵琼楼如山峦相叠,皆被蒙上了一层阴沉沉的纱帘。

  兰茵和毓成一起在白十里亭等着卢楚,一见他穿着蓑衣牵马而来,毓成先跑过去,嘴里喊着“临清大哥”。身后丫鬟追赶不得,无人给毓成打伞,雨水顺着鬓角流下来,将衲珠缕金的堆绣锦衣湿透了大半。

  卢楚忙将自己的伞撑开给毓成遮雨,看了看毓成身后的兰茵,不禁苦笑道:“你这乱淋雨,要是生了病你姐姐非怪我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