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如昭华_作者:斯月一(113)

  柳如卿不等他说完,抬手忙抚干净棋盘,故作无事道:“今日再让我八子。”

  “好。”轻轻一笑而过。

  柳如卿棋艺不精,捏起棋子就放满除天元以外的八个星位。殷元昭沉稳应招,一来一往间虽用时比前几日更长,柳如卿双眉却也锁地更加厉害。她捻着黑子举棋不定,全身心沉浸其中,对问心轩的动静一无所知。半晌过后,才犹豫着下到中腹。

  刚下定,就听旁边一声叹息:“臭棋篓子没法救了。”

  柳如卿闻声望去,却是殷元昀冒雪前来。正待起身,却被他用扇骨按住,道:“你下在此处,岂不是满盘皆输。”他往后仰了仰,问道:“你可知下棋最难在哪?”

  柳如卿视线回到棋盘上,正要思索关窍,又听殷元昀说道:“下棋难就难在,明明早就可以赢你,偏偏还得步步算计,让你输得不要太难看。真是难为肃王兄陪你下棋。”

  柳如卿才明白过来他在打趣自己,飞快地瞧了一眼殷元昭,又见殷元昀对他亦是挤眉弄眼,眼眸流转,笑道:“十三殿下可知冬天什么样的人最受人侧目?”

  殷元昀饮了杯酒,挑眉示意:“愿闻其详。”

  “就是大雪天的,还拿着把扇子附庸风雅之人。”柳如卿指着他手中撒开的折扇道。说罢不等他反应,直接往殷元昭身后一躲,暗笑个不停。她和殷元昀会面虽少,难得地平辈相交,故而揶揄起来旗鼓相当。

  殷元昀哈哈一笑,收起折扇正经说道:“柳姑娘不觉今日太热么?”他意有所指,偏偏柳如卿先前闹得面红耳赤,这时候想起来,不觉红晕又染上脖颈。

  她瞪了一眼殷元昀,轻声道:“我去看看齐越他们。”

  殷元昀望着她的背影,又是一笑。季乾光曾和他闲谈殷元昭婚事蹉跎,若是联姻必能如虎添翼,为他们增加胜算。不过他却意有不同,只需牢牢拉拢殷元昭,兵权在手,其他不过是锦上添花。

  “看来肃王兄好事将近,我先道声恭喜。”

  殷元昭将乱步的棋子捡起放入棋笥,邀请他在对面坐下,道:“殿下今日有要事?”

  殷元昀拾起黑子下在右下角,道:“锦州的处置定了,王宪、汪集等人斩立决,江扶风等人流放三千里。父皇下令各州各县自查,明年御史台有的忙了。吴乾虽事出有因,但涉嫌乱用私刑,又杀害狱卒,亦是秋后问斩。还有,柳青云能大胆言事,为补偿他三次牢狱之灾,破格录为崖知县主簿,以示隆恩。”

  “拖得太久了。”

  殷元昀轻笑:“谢家费尽心思落井下石,王家岂会任人宰割,不拖才怪。王兄几月没上朝,朝堂上都快打起来了。不过大势抵定,听说左相府近日门庭若市,想必请立太子的折子很快就要呈上去了。”

  殷元昭这才抬起头来:“殿下欲如何?”

  “季先生的意思,咱们也要添把火才是。”

  第51章 桑田碧海须臾改

  永昌十一年元月,朝廷里早早就封了印。然而皇城周边重臣的府邸,仍是忙碌不堪。

  过了元宵,朝臣们请立太子地折子如雪花一样呈上大明宫,纷纷言道为江山社稷着想,储君之事不可再延。且不说殷元昭为首的武将,便是右相府,也齐齐上折请立平王殷元曜为太子。

  众口一词之下,永昌十一年二月初二,天子下诏:朕钦承景业,嗣膺宝位,宜依众请,以答佥望。皇三子殷元曜聪敏颖慧,幼观《诗》、《礼》,早闻睿哲,天资粹美,日表英奇。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系四海之心。

  至此,历经四年的皇储之争暂下帷幕,谢氏一族权势更上一层。

  然而,普天同庆的喜意未达天听便中途而断。漫天笼罩的阴霾蠢蠢欲动,强势压倒碧云倾城而来。

  二月末,京郊洛县县令上奏,短短数日内百余人染病而亡,疑似瘟疫,民间大夫苦无良策,恳请太医署遣人救治。嘉平帝准奏,命太医署医官三人前往洛县查明病因。又三日,和县县令亦奏明百姓因风寒死亡,人数多达三百余人。

  三月初,上京南城亦有数人因病而死,不过两日,死者增至百人。百姓人心惶惶,太医署奉命驻扎南城,然病疾来势汹汹,病因难解,竟是药石罔效。三月初七,上京城内亡者已达五百余人。